一、什么是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是指医务人员应具有的医学道德和风尚。医德医风的好坏是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还可以提升医疗品质,形成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医德:即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疗卫生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疗卫生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疗卫生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
医风:就是整个医护行业里应有的良好的行业风气,医疗作风,同时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表现。
二、医德医风的基本要求:
1.提升医德素养 医生应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患者为中心,关爱生命,尊重人权。
2.遵守行业规范 医生应当遵守相关的行业规范,包括医疗法规、道德守则和医疗伦理,确保医疗行为合法合规。
3.持续学习与进步 医生应持续学习,关注医学新知,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4.注重团队协作 医生应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5.廉洁自律 医生应当严格自律,抵制商业贿赂,保持公正廉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1.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2.遵纪守法,依法执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和纪律,严格执行所在医疗机构的各项制度规定。
3.尊重患者,关爱生命: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因种族、宗教、地域等歧视患者。
4.优质服务,医患和谐:言语文明,举止端庄,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维护行业形象。
5.廉洁自律,恪守医德:弘扬高尚医德,严格自律,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财物,不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6.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热爱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7.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8.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回馈社会。
四、日常工作中践行良好医德医风的方法:
1.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暖心服务。接诊时,耐心倾听患者陈述病情,不随意打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给予安慰和鼓励,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面对患者的质疑和不满,保持平和心态,积极沟通解决问题,不推诿、不敷衍。
2.严守职业底线,规范医疗行为。坚决抵制 “红包”、“回扣” 等不正之风。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对待每一位患者,杜绝因私利影响诊疗决策;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不擅自简化程序,确保医疗安全;保护患者隐私,不在公共场合谈论患者病情信息。
3.坚持学习进取,提升专业素养。医学知识不断更新,需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提升诊疗水平;积极参与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精湛医术践行医者责任。
4.注重团队协作,营造和谐氛围。与同事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在多学科协作时主动沟通、分享信息;不贬低同行,遇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通过团队力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来源:无为市卫健委、博湖县医共体总医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廉洁文化专栏】恪守医德筑底线,廉洁行医守初心(第5期),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