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育儿亲子

怎样和自闭症孩子一起玩游戏:7步温柔引导法

 

当我们面对一个自闭症孩子,常常希望用更多的爱和努力带他们走出孤独的世界。然而,感官游戏作为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却让许多父母或照护者感到无从下手。

我们用家常话的方式告诉你,让你能读懂能做到,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游戏变成桥梁,而不是压力。

图文无关,图片源自头条号图库

一、游戏不是训练,是陪伴

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曾说:“孩子天生有自我发展的力量,成人的任务是不要打扰,而是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

对自闭症孩子来说,感官游戏并不是某种矫正,而是一种被理解的方式。所以第一步,是别急着要求他们配合,而是陪着他们,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开始。

例如,如果孩子对水特别有感觉,我们可以和他玩倒水听声音、用手感触水流的游戏;如果他喜欢旋转,那就一起转转风车,而不是立刻担心他过度刺激。

二、节奏,是感官游戏的魔法

神经科学家史蒂芬·波格斯指出,自闭症孩子的大脑对外界刺激更敏感,他们的大脑需要节奏来安定情绪。

什么叫节奏?比如,轻轻拍背、一边唱一边摇。这些都不是高科技,只需要你花点心思与孩子同频。

一位妈妈曾分享,她每天睡前用“压被子”的游戏轻轻地从头压到脚,并哼着歌,孩子就越来越愿意躺下来安静入眠了,这就是节奏的力量。

三、不要太复杂,孩子懂的才是好游戏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告诉我们:“孩子会用游戏去了解世界。”但这个游戏必须在他们能理解的范围内。

太复杂、规则太多、步骤太难的游戏,只会让孩子退缩。藤井靖老师建议:从最简单的触觉、前庭觉(如旋转、摇摆)、本体觉(如搬东西、跳)入手。

比如:用毛巾拉拉扯扯、和你一起滚在垫子上,这些游戏简单、直观、有身体感觉,是最容易入门的感官游戏。

四、家长不是教练,是陪玩者

俄罗斯教育家维果斯基强调:“孩子最好的成长区,就是成人参与但不主导。”

你不用扮演老师,更不用像教练一样一直纠正孩子。而是像队友那样,一起投入游戏,观察他、模仿他,适时回应他。

当孩子在转圈圈时,不要立刻阻止,而是轻轻也跟着转几下,然后慢慢带他转慢、停下来。这个过程中,你不是在教他怎么做,而是在告诉他:“我在你身边,我们一起。”

五、安全感,是感官整合的起点

精神科医师鲍尔比强调:“一个孩子若没有安全感,他的大脑是无法好好学习的。”感官游戏如果变成压力,孩子只会更封闭。

所以请记住两个字:回应。如果孩子推开你、拒绝游戏,那不是叛逆,而是他正试图告诉你:“我累了”或“这太多了”。

回应,就是暂停、退后、微笑、用眼神表达我们随时可以一起继续玩。

六、让自然与美感成为你家的游戏教室

瑞吉欧教育团队提醒我们,感官游戏不一定要高科技、昂贵教具。自然的素材最能触发孩子的感官探索。

树枝、沙子、水、颜料、豆子、音乐这些东西不贵,但却能陪孩子打开感知的窗口。比如“用手摸摸干豆子”“用勺子舀水倒来倒去”“听风吹铃铛”,这些都是极好的游戏素材。

七、温柔而坚定地陪着孩子成长

心理学者林文采常说:“陪孩子,不是修理他,而是陪他成为他自己。”

当你准备和孩子一起玩感官游戏时,请先提醒自己:你不是要改变他,而是要让他更能安心地做他自己。用你的声音、眼神、身体,向他说:“我愿意和你一起,不怕你不回应。”

感官游戏不是技巧的堆叠,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你不用当专家,也不必完美。你只要愿意陪,你就是孩子最大的感官教具。每一次你选择温柔地陪伴,你就在为孩子的成长种下一粒粒深具力量的种子。你的言语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

图文无关,图片源自头条号图库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收藏,您的关注是我前行的动力!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样和自闭症孩子一起玩游戏:7步温柔引导法,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