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总结

高升小学 廖小敏/个人年度研修总结

 

(2024~2025学年度)

一、工作室研修:提升教学本领

这一学年,在何老师的组织下,我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为我搭建了教学技能提升平台,在实践与研修中收获了教学本领。2025 年 5 月 13 日,工作室开展了以“教学评一体化”为主题的专题研修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不少实用技巧:如何让习作教学目标更贴合学生实际、怎样让评价语更精准地激励学生、如何设计出更具操作性的学习活动以及怎样让板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逻辑。

而2025 年 6 月 30 日晚的暑期线上研修活动,这次活动聚焦作业设计,让我收获满满。设计作业时要注重综合运用语文要素,把握单元要点、考虑学生实际并尝试多种评价工具等方法。通过这次作业设计研修,我深刻体会到,它能促使我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学参考和教材,更好地了解各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专委会活动:领悟教学方法

2024年12月26日,“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习作教学研究”学术年会顺利召开。会上,郭蕾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在教学中如何达成“教学评一体化”。这让我深刻领悟到,“教学评一体化”就如同教学活动的“一体三面”,教、学、评这三个环节必须与教学目标紧密契合、保持一致,而且要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开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一直提醒自己,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参考用书以及教材来精准确定教学目标,也会尝试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不过,在“评价”这一关键环节上,我深知自己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钻研和实践。这次年会上的所学所悟,就像是一把把钥匙,将助力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加扎实有效地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进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专题培训:夯实理论基础

2024年12月参加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期十天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越来越明白了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一要认清自我,确立清晰的发展目标,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规划,以激发内在潜能,在不断学习中实现自我完善;二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养成勤于阅读、勇于实践、善于反思、乐于写作的好习惯;三要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资源,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025年暑期全员培训,对于我来说,每堂讲座都是满满的干活,站在专家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我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感悟,为我的教学注入新活力。雷雨老师的整本书阅读与教学的分享,让我对绘本和儿童文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何老师探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为我们带来了全新视角,启示我们要用 AI 赋能教育教学,努力成为一名懂技术、懂教育、懂人心的小学语文教师。胡平老师的讲座,让我们从想清楚四个问题(去哪里?到了吗?现在哪?怎么去?)、做好三件事(明确学习目标、确定评价证据、设计学习活动)在自然段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去落实思政教育。瞿涛老师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详细剖析了习作单元的编排与教学进阶,通过课例让我们明白立足单元整体如何实现课程育人价值。林怡老师借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从(基于教材,理解编排意图;基于课标,把握任务群特点;基于教材、课标、参照教师用书,叙写学习目标)这三方面明确学习目标,基于学业质量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紧扣目标和评价,设计学习活动,实现语文要素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王小毅老师针对单篇阅读教学设计,指出学习目标要精准定位,评价标准要科学,教学过程要搭建学习支架,让我对阅读教学有了新方向。郭蕾老师针对“教学评一体化”困境,提出教学目标精准撰写、嵌入式评价设计等策略。何小兵老师鼓励我们从“教”向“研”转型,以教研赋能课堂,还给出了课题研究和专业阅读的建议。冯栎钧老师围绕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分享了不同学段的教学案例和策略,让我明白教学要明确育人方向,用真实情境和任务驱动学生成长。

四、教学实践:勇于尝试成长

在何老师充满力量与智慧的激励下,在小伙伴们积极向上氛围的感染中,我仿佛被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勇气与动力,逐渐挣脱了内心对参加活动的畏惧枷锁,勇敢地迈出了探索教学新方法的步伐。这一学年的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机会,每一次挑战都是提升自我的契机。

我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运用所学到的新方法。我积极参与了四年级上册的周末名师课堂录制,这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经历。在备课之前,我会研读课标、教参、教材,会从各方查找资源,了解教材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然后确定教学目标,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除了周末名师课堂录制,我还参与了阅读精品课的录制、作业设计、学校的青年教师赛课以及日常的教学活动。每一次参与都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让我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我逐渐学会了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调整教学活动。当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困难时,我会及时放慢教学节奏,采用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进行讲解;当发现学生对某个问题充满兴趣时,我会顺势引导,拓展教学内容,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虽然这种调整还不够熟练和明显,但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慢慢改变,课堂掌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现在不再像以前那样,面对教学任务时毫无方向,只能盲目地依赖网上的课件和教学设计,简单地对其进行润色。现在的我,有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独立设计出教学方案。这种转变不仅让我在教学上更加自信和从容,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成长的喜悦和价值。

工作室为我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在这里,我从小伙伴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身边优秀者的模样。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是一次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成长的积累。好消息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藏在持续积累的改善里。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我将继续以任务为驱动,不断思考、实践,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升小学 廖小敏/个人年度研修总结,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