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文鉴赏

【散文】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最后的告别》读后感

 

托旧追新,无限感慨中我决计写下这本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可能是一个敏感而忌讳的话题。作为医生,我深知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生老病死的进程不可逆;但对于大众来说,有人会感到惊骇。无论怎样小心翼翼地措词,仍有很多人觉得这个话题太残酷,可能会让人们联想到这个社会准备舍弃病人和老人。

其实,恰恰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拒绝接受生命周期的限定性,以及衰老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我们的末期病人和老人才会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的牺牲品。

好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待解的问题,我们正在为生命的末期关怀开辟安宁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的新路径。到那一天,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翻阅《最后的告别》一书,一些段落和句子,我反复读着,感触颇深。阿图·葛文德是真是一位好医生,好作家。

《最后的告别》读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有很多感想。

一个医生,想了超过他本职工作的数倍,从他的服务对象去想问题,唤起良心追问,他就成了一个作家,他的文章给国家,不,应该是全世界的人提出了问题,怎样愉快的度过晚年,怎样尊严的闭上眼睛。

不由想起我的岳母大人离别的情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已在耄耋之年的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旁边有她最心爱女儿——我的妻子,还有守候床前的儿子——我的大舅子。她说把她的身体移动一下,朝西仰卧,她默默地祷告着,指令大舅子也助念,雅馨没念到三分之一,她闭上了眼睛,脸色那么好看,就像睡着了一样。这是妻子告诉我的,其他在场的亲人也都这么说。

也想起了我的同龄我的乡友邻居,去年秋天他走了,走在我家门前的场院里。他比我大三岁,从小当羊、种地,直到生命的最后还是如此,早晨他开着手扶拖拉机在田地里拉捆子,拉了两趟,正在卸载,准备再拉,忽然他觉得一阵眩晕,倒下了,在场的人赶到时,他已经走了,走的坦然,两手撒开,从此不管当羊稼禾的事情了。

有人说,可惜啊!没出过大峡,没去过兰州。我说,这一坦然的撒手就知足了。人们都希望最后的岁月不睡炕,不委屈自己,不连累儿女,但现实是残酷的,一生没得过大病,偏偏最后的日子,卧床多年,得人端吃喂饭,送屎擦尿,久病床前没孝子。

历史上的封建帝王都想长寿不老,吃炼丹仙药,但没有一个长久活下来,法老王修的金字塔,也就是一个历史的痕迹,真正没有让他长生不老,永享人间福。秦始皇的兵马俑耗尽了多少财力物力,也只成为历史的见证。

法老王死的最后并没有那么安详,秦始皇也未必,因为他心里牵着他的江山社稷,放不下他的三官六院宠妃美女,他闭眼是相当困难的。最后一口气是他怎么咽下的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他多么的痛苦只有他知道。

相反,如果一个农夫将要离开人世,他是那么的轻松,没有放不下的重担,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史书上说的那些高僧大德把死亡称做圆寂,平静中走向另一个世界,死亡对他们不再那么恐惧,只是从一种生存方式走向另一个生活方式。

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枪口,视死如归,喊着口号高歌而去,他没有畏惧,面不改色,大义凛然,你看不到痛苦,他感觉不到痛苦,把那一刻的壮美留在人间。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的遗嘱是,把自己的身体器官捐给国家试验室研究院,立下遗嘱,不让搞隆重的送葬仪式,在他们的心中只有国家和人民,把个人的生死看得比鸿毛还轻,遵循自然规律,面对死亡,他们会有痛苦吗?

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我的好友韩村长因中风住院了,他去省上开会学习,夜里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同事们把他拉到武警医院治疗,他就这样昏迷了二十多天,出院后他见人就哭,半瘫状态,老妻扶着蹒跚行动,十分艰难,动辄流泪,疼痛难忍,行动不便。就这样坚持了二年,有一晚他第二次又中风了,他家住边远山区,他儿子打电话要我叫出租车送医院,当时他只呼噜着气,没有知觉,做了磁共振,医生委婉的建议回家休息,两个儿子没有钱,也拿不定主意。我告诉他俩,把父亲拿回家,让他在自己的热炕上睡几天。

就像睡着了一样,他在自己盘的热炕上睡着,不吃,不醒,不言不语,脸上还带一丝笑,说明并没有痛苦。

三天以后他永远闭上了眼睛,假如再住院,给医院和医生为难,两个儿子加重极大的经济负担,倘有百分之三的救治希望,第二次的活比第一次更加艰难。

有些老人平时省吃俭用,很少检查住院,只有达到重病才去住院部,有些儿女父母健在时,顾不上照顾,带老人去定时检查做不到,但到最后的岁月非要住院大治,那一笔钱好像必得去化,让老人浑身插满管子咽气似乎尽了孝。

社会在发展,中国的经济在发展,中国的医疗改革不断完善,养老会越来越好,但根本的要人的观念转变,废除旧的思想的观念,束缚人们思想的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关于死亡不是谈死色变,而是顺其自然,一切坦然!

王占福,海东市平安区退休教师,喜欢文字,爱好写作,青海作家协会会员,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散文】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最后的告别》读后感,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