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文鉴赏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诵读并正确默写全诗

2.赏析名句,体会作者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一、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二、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三、重点赏析

1. 这首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答:选取“杨花”“子规”两个景物,

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

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

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何种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拟人,赋予明月人的情感行为,能将“愁心”到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四、例题剖析

诗词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选取( )和( )两个意象,点明了暮春时节,渲染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烘托离别的伤感之情。【首句写景句的作用

2.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简要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答案】1.杨花子规

2.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人格化,它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友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之情。

:课后积累3-5首送别诗,体会送别诗中蕴含的情感。

如:《赠汪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