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提供照片
1981年8月5日 星期三 中雨 农历七月初六
进入军营,怀着满腔热情追求理想,追求进步,学习英雄,我一定要在部队立功受奖,不惜一切代价地为之奋斗,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不能绝望,不能气馁。
我的榜样黄继光烈士(图片来自网络)
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雷锋和在收复罗家坪大山、扣林山拔点作战中英勇牺牲的战友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用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我深信,只要忠于祖国和人民,乐于奉献,不怕困难、不怕挑战,在下一次的战斗中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所想达到的光荣目标。
和战友们在阵地上烧红薯吃
距去年十月收复罗家坪大山的战斗快一年了,牺牲的老乡宋正明和一些战友的音容相貌,仍时不时地在脑子里浮现,夜晚常梦见他们,总忘不了他们。一想起他们,心里就难受,心情一沉重,思维便又沉入到了回忆里。
全师首届功模大会代表合影留念
我记得在新兵连集训时,宋正明曾给我和其他战友讲,他当兵是背着父母报的名,他在小时候观看了许多战斗故事片,有《英雄儿女》、《渡江侦察记》、《突破乌江》、《侦察兵》等影片。因受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光荣事迹的影响,在他的心灵里早就埋下了一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志向。他说他非常羡慕英雄,崇尚英雄。七九年底,当《入伍通知书》送到他家里时,他父母才知道他报名参军的事,他说父母当时对他吹胡瞪眼,却也没过多的责备。他们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深明大义,都知道“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道理。就这样,他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圆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在军营里留影纪念
收复罗家坪大山拨点作战前,我们宁南籍一同入伍的老乡们常在一起玩,大家侃侃而谈,他却少言寡语,落落不群,好象是怕说不好话而受到战友们的嘲笑,但却面露笑容,洗耳恭听战友们的交流。他不掺合任何的话题,始终就只有一个表情,就是微笑,这是宋正明战友独特的性格。他淳朴憨厚的样子,给首长和战友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而如今战友们却在也见不到他了,他的遗体永远长眠在了祖国南疆的土地上,文山州马关县金厂乡的都陇烈士陵园,永远成了他和其他牺牲战友灵魂栖息的地方。
宋正明战友是去年10月15日我团接到昆明军区对越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命令后,在马关县金厂乡的罗家坪大山上与越军交火的那场惨烈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我还记得当时民工将他从阵地上抬下来送到战地救护所时的情景。当时他满身鲜血,双眼微闭,鲜血顺着兜住他遗体的帆布“滴答、滴答”的往下滴,不大一会儿功夫,便将地面染红了。
我的老乡宋正明烈士,牺牲时年仅十九岁
当清洗他的遗体时,我和两位女战友才发现,他的身体布满了无数的枪眼,我们数了数,共计37个。在擦去他脸上的血迹和污泥后才发现,宋正明的面部表情仍带着微笑,可以想象出他在阵地上是报着誓死如归,誓歼越军的念头牺牲的,他死得很壮烈,事后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他的立功证书和抚恤金是组织股的张玉林干事受团党委指派送到他家中的。事后张干事回到团里给我讲述了他到我家乡宁南县处理宋正明战友后事的一些经过。
后排右二是我团政治处组织股的张玉林干事
张干事说:“我到宁南后,先去的武装部和民政局,递交了相关材料(革命烈士证明书、立功受奖材料及其它材料),和两个部门的领导交换意见后又在他们的引领陪同下,去了宋正明家中。当时院子和客厅里全是人,都是宋家的亲戚和乡邻,他们早知道了宋正明牺牲的事,也知道我们今天要来。当我向宋正明的父母递上立功证书、奖章和革命烈士证明书及抚恤金时,他们在也抑制不住悲痛的泪水,呼天抢地的大哭起来,一时间整个院子里悲声大放,泣不可仰,那场面,让我终身难忘。我和武装部、民政局领导搀扶宋正明父母坐下后,向他们转达了团党委的深切问候和诚挚谢意,感谢他们为党养育了一个好儿子!宋正明的牺牲,全团干部战士也深感悲痛,我们团失去了一位好士兵,战友们失去了一位好兄弟!想着一位母亲失去了含辛茹苦养育十九年的儿子的悲切情景,当夜在宾馆里我哭了,我是带着湿润的眼睛入的梦。”
和侦察排、工兵排的战友们在扣林山阵地上合影留念
张干事给我讲的这段经历,让我想到宋正明战友母亲的伟大。她虽没有上战场,但她随时都在牵挂着儿子的行动。儿子离家后,她无限的思念;儿子上前线,她无限的自豪;儿子受伤了,她万分的心疼;儿子牺牲了,她更是世界上最心碎的人。对于烈士妈妈,她的人生也许从此暗淡无光,但她坚强而光荣,可也更心痛……她不是英雄,却胜似英雄!”
和团警卫排向排长合影留念
在南疆战场的土地上,血书和遗书,战壕和猫儿洞,都见证了战友们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宋正明深爱着妈妈,他在家与国的艰难选项中,他选择了国家,选择了服从命令,上战场杀敌,血洒疆场,保家卫国;选择了牺牲我一个、换来万家安,他把愧疚、把歉意、把对不起留给了妈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十多年前在军营里的一次悲伤回忆(日记连载21),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