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娱乐日记

中产换壳日记:今天骑车,明天冲浪,后天可能集体练剑仙

 

说起当代中产,就像描述一条不断脱皮的蛇——每年都换一次壳,还越换越贵。

早些年,中产的标配是网球拍、马靴、高尔夫球袋和一张爱马仕围巾,哪怕不打球,拍子也要挂在玄关当装饰物。后来疫情一来,出不了国,住不起五星,只能钻进帐篷找诗意。于是帐篷成了LV,草地就是圣托里尼,露营地订不到,朋友圈也别想发图。

紧接着,飞盘横空出世。这个在美国狗公园常见的玩意,被中产高高举起、小心翼翼地投掷出去,成了都市青年的“社交高尔夫”。一时间,社交媒体上人人飞盘九宫格,香奈儿顺势推出了一块碳纤维飞盘,售价11000美金——飞的不是盘,是智商税。

然后马拉松来了,全国各地一到周末就像启动了全民逃亡模式:几万人在马路上撒欢,前面领跑的是非洲兄弟,后面跟着的是打卡的白领姐姐。赛事数量飙升,奖金被瓜分,连气喘吁吁的志愿者都快比参赛者多了。

可别以为中产们的爱好就这样安顿下来了——去年开始,他们一窝蜂开始夜骑。一辆闪电公路车售价两三万不稀奇,还要加装气动头盔、骑行眼镜、速干战衣,再配个后视灯像外星人屁股。拍照不能靠自拍,要请摄影师跟拍,从199元到499元不等,一张张修图P得赛过婚纱照,还配背景音乐剪成短视频。你以为他们在锻炼?他们在营业。

冬天到了,滑雪又成了新宠。从张家口到崇礼,从万龙到热雪奇迹,中产们在冰雪中找到了“北欧生活方式”的感觉,虽然更多时间是在初级道上跟小白互撞。有人直接裸辞住进雪场旁的酒店,三万块请名教练上课,一天滑五个小时,脸冻得像爱斯基摩人的马桶盖,但朋友圈发得真好看。

可风向说变就变。等你刚学会换刃、还没炫完雪镜,身边那位一起滑雪的朋友已经跑去海南冲浪了。热搜上的运动明星也从谷爱凌换成了郑钦文,连抖音算法都识趣地推起了网球教学视频。你还在看雪,他已经看海。

与运动爱好同步转身的,还有那一套“中产三件套”。从 Lululemon 到始祖鸟,从拉夫劳伦到昂跑、萨洛蒙、Hoka——每一件都不是穿给自己看,是穿给懂行的人瞄两眼、默默点头:嗯,这货够潮。

但潮流这种东西,中产换得比天气预报还快。今天你穿的始祖鸟冲锋衣吊牌能卖300元,明天可能就躺进奥莱打五折。原价8200的限量版炒到2万,一年后打折只剩8500。Lululemon的“瑜伽裤爱马仕”人设也撑不住了,奥莱排排站,打折清库存,连股价都跌到了五年最低。

所以你说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中产?别看他穿什么,得看他换得快不快。换得慢的,是普通人;换得勤的,是打工皇帝;而那些已经不换的,大概率是破产了。

中产的爱好就像iPhone,一代代更新,一年一刷,前任永远不值钱,下一任永远在路上。而他们追逐的,不是健康,不是快乐,是那种“我还跟得上”的幻觉——跟不上潮流,人生就像掉队的兔子,只能看别人在飞盘场上笑得阳光明媚。

中产这事儿,说到底是一种焦虑的自我确认:换一项运动,换一个品牌,换一次朋友圈里的角色,才能暂时相信,自己还没有被这个世界甩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产换壳日记:今天骑车,明天冲浪,后天可能集体练剑仙,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