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说:
“创业者最重要的,不是资源,不是点子,而是强大的内心能量。”
当时我还觉得这话有点鸡汤,听听就好。
但这半年开始亲自做一些事,才慢慢明白——这句话,真的不是鸡汤,是底层逻辑。
能量不够的时候,连动都动不了
比如最近这几天,周日晚上通宵坐车,昨天又在医院待了一整天,基本没怎么休息。到了晚上,看着待办清单上的 1、2、3 项任务,明知道必须完成,但就是提不起劲,完全动不了。
最后,全靠一点意志力,硬撑着完成。
今天其实能量也还没回来,还是靠意志力在驱动,效率自然也就低了。整个人像是个没电的电池,插着线吊着命。

真正做事后,才知道什么叫“靠自己撑”
这半年最深的体会是:创业这件事,所有目标、节奏、时间线,都是自己定的。没有人监督你,也没有人给你打分,一切都靠自己推动。
最难熬的,是那些投入了大量精力,却还看不到产出的时段。那个时候,你的心理韧性是唯一的支撑。
你会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做错了?
你会气馁:是不是根本做不成?
你会想退路:要不要换一条更“稳妥”的路径?
你甚至会开始设计“退而求其次”的选项。这些,统统是**“向下的力量”**。
向下的力量,不止来自自己
有时候,“向下的力量”不仅来自你自己。
身边的人也会用各种善意的理由劝你打退堂鼓:
“这事儿不是人干的。”“算了吧,不要太累自己。”“你先休息一阵再说。”“你怎么不考虑先找个班上?”他们不是恶意,反而是真心为你好。但这些话传递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别往前走了,太难了,放弃吧。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最难的,不是任务有多复杂,而是要在“没有回应”和“充满阻力”的状态下,一点点熬出结果。
相信所有转机,都藏在继续走的那一步
那怎么办?
靠别人是靠不住的。自己的事,终究还是要自己下定决心。
气馁吗?当然会。但别让它持续太久,睡一觉起来,振作一下。
受打击呢?正常。但跌倒之后,就一点点爬起来。哪怕是匍匐前行,也得继续走。
有时候你会觉得前方是迷雾,根本看不到路。但你也得相信,只要走着走着,前方要么是路,要么是悬崖。是悬崖,掉头就是;是路,不知道通向哪里,那就继续走。
这就是心力的消耗,也是心理能量的真正意义。
给自己“加电”,才能撑到最后
身体状态不行的时候,也会让心理能量报警。所以你得学会“觉察”。
觉察能量低了,就得给自己“加电”。
比如今天早上,我没跑步,睡到了八点。
比如今天做事效率很低,我也没有责备自己,就接受了,“低就低吧,今天是恢复日”。你不可能永远满电。但你可以学会识别电量,合理使用它,甚至主动放电、充电。
你必须自己相信,才会有人相信你
马云说过一句话:
“从创业第一天起,你面对的就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
这不是打击,而是现实。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得相信:我可以成功。
这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边走边调整方向,边试边修正。但底层一定要相信:我能做成。
丘吉尔也说过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终结,重要的是继续前行的勇气。”
这个勇气,不是谁给你的。
不是梁静茹给的,她给不了。
只能是自己一寸一寸熬出。
所以啊,保护自己的能量,让它满满的。
在看不见方向的日子里,这份能量,就是你唯一的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业半年,我才明白什么叫“靠意志力撑着走”,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