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简报
本人工作以来,先后在西藏昌都的村、乡、县、地区(市直)和自治区教育厅等单位工作,曾经在江达县、贡觉县、八宿县三次参加驻村,现在卡若区面达乡驻寺。
2024年4月,本人工龄满31年,党龄满30年。截止2023年8月,成立的“桃花助学金”发放覆盖完昌都市11县和市直属部分学校,一些家庭困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拿到了鼓励金。
发放鼓励金
发放鼓励金
一、类乌齐县
一是2002年12月,通过公开考试,被任命为类乌齐县教育局局长。
任命书
二是2004年8月因类乌齐县教学质量从两年前的全地区倒数第一名,上升为全地区前二名,县委、政府召开全县教育表彰大会。
表彰大会
三是2003年协调老维修队前面土地修建蔬菜基地,为全县学校食堂供应新鲜蔬菜。协调县城农业银行前面的土地,修建教师退休安置房。当年每户投资24万元,修建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的房屋,临街还有三个门面,如今价值100多万元。
教师退休房
四是当时类乌齐县很多老师参工10多年还是初级职称,我主动协调一次性给全县123名老师评定职称,教师职称评定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为了推动此项工作,我不得不经常与领导做好“沟通”。
二、地区农牧局
一是利用在江达县旺布顶乡参加党建扶贫的机会,争取资金给旺布顶乡小学修建猪圈,让学校养藏猪。走访慰问三代单亲家庭贫困户。广泛深入地做好调查工作,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呈送给领导阅示。
二是2010年在贡觉县哈加村驻村结束后,1年2000元、10年20000元,我自己拿钱奖励哈加乡小学贫困学生。
贡觉县哈加小学
翁溪中学
六井山村
我怀着深厚的教育情,本着善良的愿望,希望一灯点万灯,激发学生奋斗心。我用微弱的付出,以特殊的方式守望着教育。
三是2010年至2013年期间,连续四年被派往全国各高校引进人才,与其他同志一起为昌都地区引进医疗卫生、畜牧兽医、工程建筑、会计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37名。特别是2012年8月,我一个人在成都利用5天时间,组织200多名大学生从全国各地赶到成都集中报到、为学生联系好入住宾馆,协调两个航班把学生平安运到昌都。
大学招聘现场
大学招聘现场
三、市教育局
一是在政工科工作期间,协调解决左贡县沙益小学三类区工资历史遗留问题和芒康县部分乡镇教师高海拔工龄折算增资遗留问题。
二是2017年,我在八宿县西巴村驻村时,组织修建西巴村洗车场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时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修建完后给村民支付砂石款、运输费和劳务费,并给村里留下30000元作为洗车场购买设备专项经费。
洗车场牌子
施工现场
洗车场通水
三是在八宿县西巴村驻村因支持藏东联网工程施工和领导帮助,争取到三个标段和一个监理公司共计4万元捐款。经过多方筹集资金,累计达到10多万元成立“桃花助学金”。
捐款现场
捐款现场
四是在2023年5月份期间,圆满完成全市11县18所初中9801名学生,初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工作。6月15至20期间,配合自治区教育厅工作组,完成了昌都市2023年高中体育加试考点工作,使850名高中生顺利完成高考体育加试。
体考现场
体考现场
加永土丁高考体育成绩96.02分、全区第一名
五是2023年5月至6月份期间,利用初中体育巡考的机会,分别给八宿县中学、吉中乡小学、林卡乡小学,左贡县中学,芒康县如美一小赠送篮球、足球、跳绳、毽子等体育器材和水果糖共计10940元;给芒康县如美乡一小、木许乡小学,察雅县新卡乡小学部分学生发放学习鼓励金1700元。
给学生发糖
给学生发鼓励金
四、驻寺生活
2023年9月,我转岗到卡若区面达乡岭达寺工作。10月7日,曲扎和明格益开车送我去报到上班,帮我在办公楼二楼打扫一间办公室,我从其它办公室找来三个布满灰尘的藏式矮桌子,拼凑在地上当着地铺床,把被子铺在上面算是安下家。
我的床铺
因海拔高晚上难以入睡,一个晚上要解五六次小便,我知道自己又患上了“高原夜尿症”。
生活就吃糌粑
10月9日中午很想吃点米饭,自己没有大米和高压锅,就在门口拦了一个面包车,站在车厢里到面达乡,吃了一碗青椒肉丝盖浇饭。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后买了一袋米、清油、盐巴和高压锅,饭店老板找了一个车把我送到岭达寺。
10月10日,看见小孩在房子前面打篮球,地面是已经开裂有些破坏的狭小的水泥地,篮板是挂在房子前面墙壁上的一个旧篮圈,篮球是个小小的皮球。看见五六个小孩打球打得很开心,可能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也可能是那个篮球场太特殊了,让我心里起了莫名的伤悲。我拍了小孩打球的照片,发给了朋友,让他帮我争取一个篮球场项目。
10月13日,我看见一个年龄比较大的僧人,走路一歪一瘸;我就想要是有医院到寺庙给僧人们做个体检,再送点急需的常用药品该多好。经过协调,2023年11月15日,九五五医院派出13名医务工作人员,到岭达寺开展义诊活动。
此次义诊活动分别开展了内科、外科、心电图、B超等检查和免费为僧人、村民发放急需药品。此次活动使全体僧人和附近村民得到了实惠,增加了寺管会干部与僧人的感情,赢得了僧人的信任,为进一步做好寺管会工作打下了更好的群众基础。
义诊现场
义诊现场
在开展义诊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电话沟通,九五五医院给市委统战部发了提供僧尼资料的工作函件,拟为全市僧尼办理门诊免费就诊卡。2023年12月25日,市委统战部下发办理就诊卡的通知。
文件内容
为全市僧尼办理门诊免费就诊卡,尽管市委统战部已经正式下文,截止到2024年4月11日,全市僧尼资料仍然未上报。僧尼门诊免费就诊卡能否顺利办成,我有些担忧。
2023年12月14日,看到寺庙食堂菜品单一,给负责食堂采购的贡秋丹增转了1000元,请他给寺庙食堂购买大米、清油和一些蔬菜。
转账记录
多次帮助僧人联系医院检查身体和协调住院床位,先后为4名僧人支付医疗费用。
修建水井,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付款记录
收据
村干部其美试喝水
走访冷达村学生:益西卓嘎:从面达乡小学六年级毕业,到卡若区中学报到5天后,就被父母喊回家放牛。门前的河,对面的山,坡上的牛,周而复始的放牛生活,让她渴望走出大山,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走访时有幸在家里遇到她,尽管黑黝黝的皮肤衬托着高原红,依然掩盖不了她俊俏可爱的形象。言谈中能够感觉得到,她很想走出父母划定的“圈”,到外面的学校去读书。我也耐心地给她的父母亲人做思想工作,离开时她告诉我,父母同意她明年到学校读书,我答应帮她到学校求情,让学校能够接受她继续读书。
微信名称
她的微信名为“村头潮女”,也不知道她能不能走出村头,成长为发展新西藏的弄潮儿,成为对自己、家庭、国家有用的新时代的女性。对此!我有些忧虑。
益西曲珍:父亲去世,上门女婿又离婚回自己的家了,留下6岁和4岁的两个小孩。自己带着小孩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村里没有幼儿园和学校,到乡里学校路程比较远,两个小孩只能“圈养”在家里。
我初次去她们家里拜访,两个小孩胆怯怕生,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我。第二次让益西曲珍带着两个小孩到村里的小卖部,我让两个小孩选了一些自己喜欢的零食。第三次路过门前,两个小孩远远地看见我,飞奔向我拉着我的手到家里坐,不停地在我怀里蹦上跳下。这家人没有男劳动力和文化技术及经商门路,也没有牦牛,她们怎么能够致富?什么时候能致富?两个小孩能不能及时上学,我有些担心。
岭达5月雪景
鹿朋友
一只被野生马鹿群长时间抛弃的鹿子,难以适应属于自己的草原生活,孤独地流浪于村庄乞食(有点坠落红尘的味道)。2024年3月25日路上与我相遇,我就从附近村民的商店里买了7元钱的 “瓢儿白”喂他。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好心,目的是好奇用青菜叶子诱它套近乎。在平凡的人生路上,路遇“鹿朋友”。
钓干鱼
我每天散步从河边捡一根干柴拿回寺管会,用于早上生炉子时引火。2024年3月2日遇见地上有一根倒钩的干柴,拿在手上往地上一钩,就钩起几根干柴扛在肩上,像鱼儿上钩时收杆的动作,故取名为“钓干鱼”。
2024年5月7日,我到卡若区组织部领取退休通知。5月8日,“学生代表”赵永富和我开车3个半小时去搬家。我把被子分别送给罗布、斯珠益西和益西三个人,把电炉和水桶等生活用具送给益西。离别时给罗布(他是我发起义诊的善因)和斯珠益西每人200元现金,主要是我感觉这一辈子可能再难见到他们了,算是小小慰问金。我把退休文件放在值班室,花了不到20分钟就收拾完东西,简单地拿着自己的一些书、纸笔和衣物离开。
一个30年党龄的退伍老兵,在西藏15个不同岗位干了31年,到了真正离开时刻还是有些不甘心。办理免费就诊卡和修建篮球场,甚至解决初级中学搬迁遗留问题和修建教师退休安置房,只能是留下遗憾了。也有些舍不得,寺庙的僧人和附近的村民善良、所在的自然条件也差。
我和赵永富在面达乡一个四川饭馆,吃了两碗青椒肉丝面继续开车往昌都赶。 去时是从拉多乡,回来从嘎玛乡。我们笑着说来回绕了一个圈,目的是为了不走回头路,也为了看不同的风景。
五、难忘事件
一是为了类乌齐县“普六”工作,我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三年制大专班,局长不让我去脱产读书。后来我只有报考西南师范大学函授班,拿了个经济管理大专文凭。
二是2002年12月通过公开考试,任类乌齐县教育局局长,接手欠账300多万元的县教育局工作。
三是2004年11月11日凌晨2点钟,父亲在病重一个多月后病逝。11日早上在县机关食堂吃早餐时,宋坚和洛松德青在早餐桌上同意我请丧假。天津援藏干部刘明森(杨拥军)出面帮我买到两张机票,让我和妻子及时赶回家处理父亲后事。父亲病重期间,亲人发来三封加急电报催我回家。为了迎接扫盲复查工作组,领导不让我回家。因为工作未见到父亲临终前最后一面,造成终身遗憾。
2004年,在“普六”的那个年代,乡(镇)学校不规范,学生不稳定,基层教育工作像战乱时期抓壮丁当兵一样抓学生到学校;或用大车从这个学校拉学生到下一个学校充数,以应付上级工作组检查。格桑尼玛(陈富顺)带队的扫盲复查工作组,以少数参加考试的群众姓名与统计名单不相符和老百姓在田间地头的考试试卷姓名(当时要求汉文书写)出现同类笔迹为由否定扫盲工作。当时全区县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常规工作都不规范,却拿老百姓扫盲工作做文章,只能说是鸡蛋里挑骨头。
多年来,建敏书记在县机关食堂当众举杯首先给我肯定的敬酒,留营专员流泪苦求扫盲工作组的情景,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
四是2013年8月通过公开考试,从地区农牧局调到地区教育局,先后在政工科、职教科和体育科工作10年。
2023年9月,我从市教育局转岗到卡若区面达乡岭达寺工作。
五是一个相互认识几十年的正县级干部,在视频会议室当众对找他签批文件的我问到:你家是哪里的?我回答:是贵州铜仁的。铜仁有铜吗?我回答:不知道。现在国际市场上铜涨价了,你家很有钱吧,我笑着回答:我家没铜也没有钱。正县级干部签完字把文件递给我时,又突然抬头问我:你眉毛怎么长得像周恩来一样浓?没想到我竟然能瞬间自然而然地对答道:唉!最终还不是“尘归尘、土归土”!
写在最后:眼里没有好坏,只有生命。合掌不是双手作秀,而是敬畏万物。今写此文回忆生命中的相遇,祝福所有人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半山人 于昌都
2024年5月9日
《辞别昌都》
轻轻地,
我来了,
怀着善良的初心;
悄悄地,
我走了,
带着疲惫的身心。
挥挥手,
辞别昌都的云彩。
那舞动哈达的锅庄,
那遍地牛羊的草地,
那奔腾欢笑的三江,
那一碗碗糌粑酥油茶,
那一块块风干牦牛肉,
汇成了,
我今生甜蜜的回忆。
挥挥手,
带走疲惫的身心。
那刺骨的冰雪寒风中,
那危险的草原马上飞,
那夺命的高原肺水肿,
那难忘的扫盲验收会,
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容,
刻成了,
我灵魂深处的记忆。
挥挥手,
留下虔诚的祝福,
祈祷乡亲平安健康,
祝愿藏东美丽富饶。
挥挥手,
我悄悄地走,
正如我轻轻地来。
半山人 5.28
白发迎风江头上 是非成败转头空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简报,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