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琳上周刚接了行政的活,第一次写项目推进会的纪要就栽了——从六点加班到八点,改了三次还是被领导打回来。领导说:“关键的决策点没标出来,action item(行动项)也没写全,你这像会议记录,不是纪要。”小琳盯着电脑屏幕叹气:“我哪知道项目会要这么多细节?之前用的周会模板,根本不适用啊。”
其实小琳的问题,很多职场新人或行政都遇到过。会议纪要难写,无非两个原因:模板选不对,手动整理太费劲。比如项目推进会需要明确“决策内容、负责人、 deadlines”,周会要“进度更新、待解决问题”,培训会议要“重点知识点、下一步行动”——选不对模板,要么漏关键信息,要么写了一堆无关内容;就算选对了,手动整理录音、提炼重点,少则1小时,多则3小时,还容易错把“下周提交预算”写成“下月提交”,被领导骂粗心。
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不用自己翻遍网上的模板库。听脑AI做的事,就是把“选模板”和“整理内容”这两步都替你省了。它里面有5种职场常用的纪要模板——项目型、周会型、培训型、跨部门协作型、复盘型,每一种都针对不同会议的核心需求设计。比如项目型模板会自动提取“决策点、行动项、负责人、 deadline”,周会型模板重点抓“进度总结、待解决问题、下周计划”,甚至连跨部门会议需要的“协作需求、责任分工”都能精准提炼。
更省事的是,它会智能推荐模板。你只要上传会议录音或文字,AI会先识别会议主题——比如提到“项目里程碑”“预算审批”,就自动推荐项目型模板;提到“部门进度”“本周工作”,就推周会型模板。小琳后来用听脑AI试了一次:上传项目会的录音,AI先识别出“项目推进”主题,推荐了项目纪要模板,然后15分钟就生成了一份纪要——里面不仅标清了“关于产品上线时间的决策(10月30日)”,还列了“市场部负责物料设计(负责人:张三, deadline:10月15日)”“技术部完成接口调试(负责人:李四, deadline:10月20日)”这些关键信息。领导看了之后说:“这次对了,重点都抓住了。”
对企业来说,这笔账更划算。比如某科技公司有5个行政人员,每人每月写20次纪要,用听脑AI之前,每人每月花40小时(2小时/次×20次),5人就是200小时,按时薪60元算,每月成本是12000元。用了之后,每人每月只花5小时(0.25小时/次×20次),5人就是25小时,成本降到1500元,每月节省10500元,一年下来省12.6万元。而且错误率从原来的30%(比如漏决策点、写错负责人)降到了5%以下,不用再反复修改,领导满意度也提上去了。
其实用听脑AI写纪要,还有几个小技巧能让效果更好。比如:提前选模板——如果会议主题很明确,比如“季度复盘会”,你可以直接在AI里选“复盘型模板”,不用等AI识别,更省时间;检查细节——AI生成后,花2分钟核对一下人名、数字、 deadlines,比如有没有把“王芳”写成“王方”,把“10月”写成“11月”,这样更保险;自定义模板——如果公司有特殊要求,比如需要加“备注栏”或“优先级”,可以让AI添加自定义字段,以后每次用都能自动带上。
说到底,会议纪要的核心不是“写得全”,而是“写得准”——把领导的决策、团队的行动项、需要跟进的问题说清楚。听脑AI做的,就是帮你把这些“核心内容”从一堆录音或文字里挑出来,再按正确的模板排版好。你不用再纠结“选哪个模板”,也不用再熬夜整理录音,节省下来的时间,既能多陪家人,也能学新技能,比什么都强。
我身边很多行政朋友用了听脑AI之后,都说:“原来写纪要这么简单,早知道就不用熬那么多夜了。”其实职场里的很多麻烦事,不是因为你能力不够,而是没选对工具。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议纪要咋写?5 种职场常用模板实测,优缺点分析 + 推荐,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