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总结

公务员的年终总结为何那么多

 

(新华社/图)

2015年快要过完了,忙了一年的公务员朋友们,是不是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其实,你完全猜错了。

这一两个月,几乎所有公务员都开始为一件文字工作而忙碌——撰写年终总结。年终总结不仅涉及各个单位和部门,也与每一个公务员都相关。那么问题来了,公务员的年终总结为何那么多呢?

总结比过去明显多了

进入12月以来,南方周末记者的一位朋友——在华东某市残联工作的王辛,天天写总结到晚上12点。他写的总结涉及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建设、宣传工作等等,“方方面面都得写,基本上每天写一个总结。”

在省厅工作的李新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每个人都要写,每个处都要写,每个单位都要写,一个都不能漏。”

“总结我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一年下来,肯定要有一个回顾,告诉上级、群众、干部职工,今年我们到底做了什么,做到什么地步。”在珠三角某市政府工作的刘明觉得,写总结非常正常,其中有一个重要目的是落实全年工作计划,“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到底有没有做,有没有完成。”

除此之外,各个单位还要配合上级不同部门的工作,写年终总结。像在残联工作的王辛负责综合业务,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只要涉及他所在的残联,他必须在年底写一份相关总结。

王辛发现,由于社会治理的方式跟以前大不一样,总结写得比过去明显多了。“比如社会治安在以前主要涉及公检法司部门,现在改进了治理方式,连残联也有所涉及,所以当年底对这项工作进行总结时,残联也必须写一下在这方面今年做了哪些事儿,以便向上级做个交代。”他说。

“很多工作没做,就随便糊弄一下”

对于单位来说,写年终总结也不那么复杂。一般来说,一个单位的工作职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总结的框架可以连续用下去。“前年去年今年明年,每年做的都是那些事。”刘明说。

有时换了主要领导,口味不同,会重新换个框架。至于总结的内容,刘明说:“一般都是自己总结的干货,偶尔抄网络,抄的也是框子,是标题,肯定不会抄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也是一种年终总结。根据南方周末记者根据多年采访经验,省市级的政府工作报告质量都非常高,内容精炼,一句话一件事情,能进报告的都是大事。但是,具体到某个单位就很难列那么多数据和事实,一方面,如果他这么写,那全年工作一两页纸就说完了。另一方面,在省市政府眼里,什么工作都是小事,但对部门来说,确实是大事,可能牵扯了一年很大的精力。

不过,刘明发现,有些领导喜欢搞形式主义,他们写总结不注重实际内容,讲究排比对仗,在格式上玩技巧,在内容上务虚,“说白了就是没做事,没得说。”

在省厅工作的李新华也承认,他自己写的许多单位工作总结,如果确实做了比较实的工作,那总结很好写,“很多工作没做,就随便糊弄一下,比如哪天某个领导做了批示,什么时候开了会,编得像真的一样。”

“你写得再漂亮也没用”

除了以单位名义提交的总结外,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每个公务员到年终都要进行考核。

公务员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档,而个人总结就是考核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李新华所在的单位还要求,每个人除了撰写个人总结外,还要分几个小组,每个人在小组上念自己的总结,然后大家再进行打分评议。

虽然有明确要求,但个人总结的质量参差不齐。“有随便应付的,也有正儿八经写给自己的。”不过,王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公务员考核时到底能得到什么结果,跟写的总结关系不大,“你写得再漂亮也没用,不光是领导,一个单位里谁不知道你今年干了什么?”

(文中刘明、李新华、王辛为化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务员的年终总结为何那么多,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