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皖江晚报】
秋季应当
如何正确养生呢?
天气转凉,不少市民关心换季后身体保养的问题。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合适。
秋季应当如何正确养生呢?10月17日,记者从市中医院了解到,秋季干燥,润肺是养生之重。中医有“四时与五脏相应”的理论,五脏在秋季对应的是肺。“肺为娇脏”,肺与大气相通,最易受伤。秋季,天气比较干燥,而且昼夜温差比较大,空气水分减少。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可适当多食用甘、淡、滋润的食物,像萝卜、冬瓜、白菜、莲藕、豆类、海带、紫菜、银耳、芝麻、乳制品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生津止渴、润肺清心,还有利肠、调整血压、静心睡眠的功效。
“除了食疗之外,艾灸调理和泡脚也是不错的选择。”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吴昊旻告诉记者,使用艾盒灸小腹部和肚脐处或者艾灸足部的涌泉穴,可以帮助人体储藏阳气方便过冬,而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但是泡脚需要注意每次20分钟左右,足部微红发热即可,泡脚时可加入药包,但需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决定。“秋天很多人遵从‘春捂秋冻’,但很多人‘打开方式’不对。”吴昊旻表示,“春捂秋冻”有一定的道理,“春捂”是因为春天可能会有倒春寒的存在,“秋冻”是因为早秋的中午可能会是个“秋老虎”,早晚添衣,中午就得适当减衣,千万不要捂得出大汗。但是“秋冻”不等于“挨冻”,“冻”要适度,比如睡眠时不能冻,头和脖颈不冻,足部下肢不冻等。
“民间有一些习俗其实是有误区的,而且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养生方式也需要适当转变。”吴昊旻表示,要做到科学养生,如有不适,应当及时就医,不可随意“跟风”。
“马上办”融媒体工作室
记者 张梦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季应当 如何正确养生呢?,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