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满分作文

高中议论文|满分作文:《工具与人性共生长》(江苏高考作文题)

 

202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70分)

"人类用石斧劈开鸿蒙,用算筹丈量星辰,用代码重构世界。工具始终延伸着文明的尺度,却也重塑着人类自身。" 请结合材料,围绕"工具与人性"

的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题目:工具与人性共生长

从远古石斧到智能手机,从结绳记事到人工智能,人类创造工具的历史,也是不断认识自我的旅程。工具不仅是改造世界的利器,更是映照人性的明镜。

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能力。大禹用耒耜疏导洪水,张衡造地动仪监测地震,这些古代工具展现着先民的智慧。今天,北斗卫星让我们不再迷航,CT扫描仪让医生拥有"透视眼"。就像苏州工匠用缂丝机织出金线牡丹,现代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纳米世界,工具始终在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

工具也在塑造着人性品格。扬州漆器需要108道工序,慢工出细活中养成了匠人的专注;徐霞客凭罗盘丈量山河,在跋山涉水中锤炼出坚韧意志。现代人使用电子地图时获得的便利,或许少了古人"夜观星象"的浪漫,但在编程学习中培养的逻辑思维,同样是新时代的重要素养。

工具与人性应和谐共生。当智能手机占据太多时间,敦煌壁画修复师用毛笔还原千年前的色彩,提醒我们莫忘"工匠精神";当ChatGPT能写诗作文,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孤独咏叹,依然闪耀着人类独有的情感温度。正如紫金山天文台既用射电望远镜探索深空,也保留着古代浑天仪教导后人——真正的文明进步,从不是用新工具淘汰旧传统,而是让科技与人文如长江汉水般交汇奔流。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隋代木船与无人货轮隔窗相望。两千年前船工拉纤的号子,已化作货轮悠长的汽笛。从无锡泥人到常州机器人,从苏州刺绣到量子计算机,变的是工具形态,不变的是人类对美好的追求。让我们以工具为舟楫,在传统与现代的河流中,划向更文明的彼岸。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议论文|满分作文:《工具与人性共生长》(江苏高考作文题),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