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牌,又称“麻雀牌”、“喜雀牌”,常简称为“麻将”或“喜雀”及“雀牌”。玩这种游戏常称“打”(“摸”或“搓”)麻将,也有人简称作“雀战”,传到日本国则更形象地称之为“方城大战”。
麻将牌,与同是发祥于我国的象棋、围棋,历称“三大博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深受欢迎的娱乐游戏。
作为“博戏”之一的麻将牌(早期从纸牌,史称“叶子戏”及“马吊牌”逐渐演变至今),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就曾几经兴衰:兴时,它倍受青睐,普遍推广,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几乎嗜牌成癖,盛行于市井乡集。相传,宋代风流皇帝高宗赵构就曾玩牌着了魔。他还就此专门下过诏书,鼓励玩牌者,谁若玩牌有术,被誉为“高手”,可入宫伴驾,甚至升官进爵。以至一时间,朝政荒疏,举国上下皆沉醉于竞博嬉乐之中;衰时,谁玩牌算是倒了霉。例如明朝开国之君—太祖朱元璋就十分厌恶牌戏,深为打牌带来之害而恼火,曾于洪武22年就此下过禁令,违者处以严刑,甚至要砍断手臂来惩罚。其实,朱元璋此举倒不一定源于其个人好恶,只因当时扛牌已从游戏发展到了赌博,严重地危害到国计民生。赌博者目的很明确—图利,有的不惜耍弄诡计。于是,一些人弄得倾家荡产,甚至沦为盗匪,致使社会不安。在L层社会,由于官宦迷恋赌戏,无心理政,致使朝务日趋腐败。因此说,明太祖梵牌惩赌之令在当时针此时弊也不无道理。
在近代.麻将牌也几经兴衰更是有目共赌的。纵阅古今,麻将时兴时衰之因,终由于这种游戏是玩是赌,由玩到赌,危害社会所致。
认真说来,事务总有其“匕重性”,这是客观事实。把麻将牌捧上天,或踩入地都未免走入极端。麻将牌充当赌具为害社会,怎么能说是牌自身之过呢?因为,历来可作赌具者比比皆是,岂止这种麻将牌!例如“帕来品”扑克牌又当如何?恐怕这也是驰名中外的一种“可作赌具”吧!但是,谁都知道,麻将牌与扑克牌,这一“土”、一“洋”皆似“两栖类”,即其即可充当赌具,又是群众喜爱的流传久远的娱乐工具。各国的法律上多有禁赌之条例,但谁听说过哪国禁卖扑克牌?这就象有某杀人犯,犯罪杀人时使用的是一把水果刀,而锋利的水果刀显然是既可削水果,又可用于行凶杀人。谁也总不可能去指责某出售水果刀的商店,由于其出售了那把水果刀,判定他对用此刀杀人的凶犯起了帮凶的作用,二者是同一道理。
重要的是应该使每个人知道,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怨他手里有什么。麻将牌也好,扑克牌也罢,二者既可玩,又可赌,这样的东西多得是,禁是禁不住的。如有人用硬币赌博,不能设想为此而禁止发行硬币。
正确对待麻将牌的界线在于用此是作戏,还是聚赌。大家都能认清此点,不可超越界线,在游戏中消遣作乐,绝不赌博,才是正举。望共勉之!切记!
作为我国“三大博戏”之一的麻将牌,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通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在海外也颇有市场。中日间围棋之战正犹酣,麻将之风也较盛。翻阅日本报刊,介绍麻将牌的赛事以及提高牌技、磋研牌术的文章连篇累赎。日本牌迷热衷于胜牌诀窍,出版了不少麻将牌书。《读卖新闻》社年年举办拥有名士参加的“方城大战”。
近年来,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也越来对此越感兴趣,不少人跃跃欲试。至于海外,华侨聚居之地,如新加波、马来西亚……牌迷就多得不可胜数了。
但由于外国人较难适应中国麻将牌的种种要求与规定,应运而生的“变形麻将”便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看来,中国麻将牌迟早要走向世界的,祝它为各国人民增添一种有趣、有益的娱乐项目。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麻将牌这种游戏?,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