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模板

常用公文写作讲解之会议纪要概述与写作要求

 

课程摘要

本文是常用公文写作系列的第一课,主要讲解了会议纪要的概述、分类、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会议纪要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常用的公文,用于记载和反映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具有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和交流经验的功能。其写作要求包括要言不烦、真实准确、精炼概括和清楚明白。会议纪要的内容结构包括标题、正文和文尾三部分,正文又分为开头、主体和结尾。写作时需注意求快、求准、求实、求全,并运用二八法则把握重点。此外,还介绍了会议纪要的五种常用写法及其特点,以及写作的步骤和要点,包括做好会议记录、选择布局、处理层级结构和利用信息化手段等。

分段知识点总结

常用公文写作讲解系列第一课:会议纪要撰写学习笔记

一、会议纪要概述与分类

1.1 基本定义

会议纪要是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于记载反映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文体,主要功能包括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交流经验以及传达会议信息。其名称由”纪要”二字构成,“纪”指纪录,“要”指要点,是在会议记录基础上围绕主题整理形成的概要性文字材料,需完整反映会议基本情况、成果和议定事项。

该文体具有多向行文特征:可向上级机关呈报以便获得工作指导,可向同级机关发送以获取支持配合,也可向下级机关传达会议精神要求贯彻执行。实际工作中通常印发至与会单位,视情况抄送相关单位。

1.2 类型划分

根据会议性质与用途可分为三类:

决议性会议纪要重点记载重要决策事项,作为传达精神和部署工作的依据,对后续工作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常见于机关领导办公会、工作例会及专项工作会议。

协议性会议纪要记录双边或多边会议达成的协议内容,对协议各方后续工作具有约束力。主要用于多部门协调会和跨单位联席办公会。

研讨性会议纪要记载经验交流会、专业会议及学术研讨会的不同观点,如实反映各方意见。常见于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召开的技术性会议,通常不具备强制约束力。

二、会议纪要的核心要求与写作特点

2.1 总体要求

核心要求体现为”要言不烦”,源自《三国志》典故强调关键言说不可繁琐。具体要求包括:

内容真实准确:如实反映会议情况,不允许主观增减或篡改内容

语言简明扼要:用短句清晰表达,避免冗长繁琐和会议记录缩略版倾向

界定清晰明确:对责任划分、经费额度、完成时限等敏感信息需精准表述

格式规范完整:包含议题背景、时间地点、出席人员、议定事项等基本要素

2.2 文体特点

真实性原则:严格依据会议实际内容记录,禁止演绎推理和主观编造。对意见分歧难以统一的讨论内容,除非研讨性会议需要记录各方观点外,一般不予记载。

精炼性原则:对会议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实现脉络清晰与层次分明。要求将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结论性文字力求明确。

明确性原则:确保结论性文字无歧义,对分歧意见需恰当取舍。涉及政策推行时需通俗易懂,典型如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等成功案例。

约束性原则:经签发加盖公章后具有行政效力,须按要求贯彻执行。其约束力虽不及决议文件,但优于普通事务文书。

三、会议纪要内容结构与规范格式

3.1 标准构成要素

完整包含三部分:

标题

常见形式:会议名称+纪要(例: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规范形式:发文机关+议题+纪要(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纪要)

复合形式:主标题+副标题(例:加强素质教育势在必行——XX市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

正文

开头:简述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员、议程等基本情况,过渡句常用”现将会议主要精神纪要如下”。列项式和概述式两种写法分别适用于例会与综合性会议。

主体:核心部分包含会议研究问题、讨论意见、决定事项及落实措施,需按逻辑层次清晰呈现。工作例会纪要需说明议定事项意义,专业会议纪要需包含经验做法。

结尾:补充背景信息、提出贯彻要求或进行会议评价。可添加号召性语言或对未决议题的说明。

文尾注明印发机关、签发人、成文日期、发送单位等信息,通常不设附件。印发范围一般限定与会单位,特殊情况下抄送有关单位。

3.2 五种常用写作方法

条款罗列式用序列号逐条说明议定事项,适用于工作部署会和协调会。如专项工作会议将整改措施分解为”①…②…③…“的结构。

集中概述式整体阐述小型会议核心内容,适用于单一议题且意见统一的情况。其特点为篇幅短小,贯彻要求明确。

分项综合式按逻辑关系划分若干部分,适用于复杂工作会议和经验交流会。典型结构包括”现状分析→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的递进式框架。

整理提炼式精选典型发言提炼要点,适用于需反映不同意见的座谈会。保留发言人核心观点,删除重复冗余内容。

发言摘记式按发言顺序记录主要观点,标注发言人姓名职务,适用于学术研讨会。需对原始记录进行剪裁加工,突出主题主线。

四、会议纪要写作方法与实操要点

4.1 四字诀窍

求快:强调时效性,重要会议当日完成,常规会议3-5天印发。时效性影响决策执行效果。

求准:确保内容用语准确无误,禁止主观篡改。对存疑内容需向汇报部门核实。

求实:全面如实记录会议内容,保持文字平实。避免加入个人见解和评论。

求全:避免漏项,按议题重要程度分类排列。重要程度排序参考会议议程和领导重视程度。

4.2 二八法则应用

程序侧重:重点抓讨论总结阶段,淡化情况介绍。会议核心决策多产生于总结环节。

议题聚焦:突出核心议题,过滤次要内容。多议题会议需区分主次事项。

人员权重:优先记录主持人及高阶领导观点。领导总结发言具有决策指导性。

4.3 五项关键技能

语境理解:准确领会参会者话外之音。需熟悉单位决策传统和领导风格。

语言转换:将口语转化为规范公文用语。如将”这个事得抓紧办”转换为”会议要求限期完成整改”。

材料引用:直接使用会议材料和领导讲话提纲。对通过议题可直接引用请示事项作为决定内容。

文字加工:提升理论功底进行二次创作。重点加工逻辑结构和表述方式。

流程报批:初稿需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逐级审批。涉密内容需严格控制传阅范围。

五、会议纪要撰写标准化流程

5.1 前期准备

会前研读议题,查阅背景资料,把握会议主旨。特别关注历史会议决议和相关政策文件。

会上专注记录,重点标注决定事项和总结性发言。使用”△“符号标记关键结论。

5.2 中期撰写

布局选择

单一议题采用概括式,如年度工作总结会议

多议题采用条款式分项陈述,如党委常委会涉及人事、财务、项目等多议题

层级划分主体部分按”会议精神→会议成果→会议要求”递进式架构。典型用语包括:

会议精神:“会议认为…”“会议强调…”

会议成果:“会议决定…”“会议明确了…”

会议要求:“各责任单位须…”“会议强调要…”

5.3 后期处理

意见征求:向汇报部门和涉事单位核实存疑内容。对专业术语需请技术部门确认。

存档管理:保存领导签批的最终版本。建立电子档案库按年度分类存储。

信息保密:涉密纪要限定传播范围和方式。纸质文件编号登记,电子文档加密传输。

六、配套实务建议

6.1 记录技巧

建立个人速记符号系统提升效率。如用”→“表示工作流程,”#“标注待办事项。

合理使用录音设备辅助记录。但需注意设备电量存储,会后及时整理。

6.2 特殊情况处理

代理纪要:通过录音回放和在场人员核实补全信息。需标注”根据录音整理”字样。

督办衔接:将纪要任务转化为待办事项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完成标准和时限。

6.3 常见误区规避

避免将纪要写成会议记录缩略版。重点删除重复讨论和非主流意见。

杜绝照相式记录所有发言。对明显错误的观点应予过滤。

防止重要信息模糊表述造成执行困难。量化标准如”11月底前完成率100%“。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用公文写作讲解之会议纪要概述与写作要求,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