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模板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10.绿

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水瓶、墨绿”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4.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5.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学习

重难点

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有比喻、拟人的句子的含义,理解诗歌表达的赞美春天、赞美生命的思想感情。

2.运用“阅读链接”,体会不同的人(含作家)对“绿”的不同感受。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对诗歌有了一些接触,但也只是以单篇课文的形式学习,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深入了解和感受过诗歌的能力。根据学生富有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和作者奇特的想象。艾青先生在这首诗歌中,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丽,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通过学习这首现代诗,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去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情境创设,回顾诗歌特点

1.课件出示青山绿水、麦苗、竹林、草原等图,交流给你的感受。

老师引导:生机勃勃的绿景让人赏心悦目。绿是生命的象征,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绿给人以舒适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2.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

示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的《三衢道中》)

引入课题。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艾青写的现代诗《绿》齐读课题。

现代诗的特点:字数不限,格式自由

师引导: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诗人艾青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

4.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诗人。其诗作突出表现了(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诗人。其诗作突出表现了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

主要作品:诗集《大堰河》《向太阳》《北方》等。

学习任务二:初读诗歌,感受诗歌韵味

1.要求: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诗的韵律和节奏,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读句子: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用一个词形容你喜欢的绿。

预设:碧绿 深绿 豆绿 苹果绿 绿茵茵 绿油油 一碧千里 水碧山青

4.认读词语:

墨水瓶 拥挤 交叉 指挥

5.多音字:叉(cha)(叉子)(cha)(叉腿)(cha)(叉住)

6.书写指导:瓶 挤 叉 挥

“瓶”左半部分“并”两横的收笔在同一竖线上,给右半边的“瓦”留有空间,让布局更紧凑。“瓦”的第一横与“并”的第一横在同一斜线上,注意把握这两横的位置。

7.多样阅读,发现特点,领悟绿得很特别,不平常。

学生示范读,指导朗读。

8.整体感知:每个小节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后梳理:

第一小节写了到处都是绿的。

第二小节写了绿的颜色很丰富。

第三小节写了风、雨、水、阳光是绿的。

第四小节写了“绿”集中起来的样子。

第五小节写“绿”的动态美。

小结:读着读着便不自觉地走进了诗人艾青笔下的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里。

学习任务三:品读诗歌,想象画面之美

1.自主阅读,旁批感受

要求: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诗歌具体词句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思考或疑问,在此基础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你最喜欢哪一小节,自由朗读,汇报为什么喜欢?

(1)第一小节“倒翻”和“到处”让我想到绿色扑面而来,目之所及都是绿色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了诗人的奇特想象。引出下文。

(2)第二小节,好像让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不仅有文中所说的“墨绿、浅绿”等6种绿色,还有更多的绿色,都藏在省略号里。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预设;

嫩绿的小草 碧绿的湖水 墨绿的枝干

浅绿的(幸运草) 翠绿的(树叶) 淡绿的(新芽)

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一片一望无际的麦田……

(3)读第三小节,“风雨等都没有颜色,为什么诗人说都是绿的?”想到了什么画面?

展开联想:

①一场风过后小树发芽了。

一场雨过后植物都冲刷干净了。

一池小溪倒映着水草。

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在阳光的照耀下,长得更茂盛了。

充满生机,绿得可爱。

②根据学生发言展开画面的想象:

因为微风吹拂过柳枝,所以刮的风是绿的,

因为雨水灌溉土壤庄稼长得更好了,所以下的雨是绿的,

因为河流流淌漫过那青苔,所以流的水是绿的,

因为大树透过阳光,所以也是绿的。

感受:作者想象独具匠心,将大自然描绘成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绿色水彩画。

(4)读第四小节,“挤”用拟人的手法,把“绿”集中在一起的画面写得动起来了,更活泼了,突出了“绿”的层次多,色彩丰富。

(5)读第五小节,“所有的绿”随风而舞,学生想象,绿会随风而动,按照节拍而动。写出了“绿”的动态美。

3.再读诗歌,在读中理解感悟

预设:我仿佛看到:当春风拂过,那绿树、绿草、绿色的雨点儿、绿色的云雾都在随着风儿飘动,如同有一个神秘的绿衣仙子在指挥着它们翩翩起舞。一切都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板书设计】

绿

色彩美——绿得发黑 绿得出奇

动态美——按着节拍飘动

【作业设计】

1.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请你找一找其他诗人笔下的“绿”,并把它抄写到摘抄本里。

2.准备一首诗歌参加班级诗歌朗诵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第1课时)(教学设计),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