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古称东瓯,《山海经》的“瓯居海中”表明当时的瓯人居住在岐海中,周朝时东瓯王驺摇在这里主政建都,汉惠帝时东瓯国被纳入西汉王朝的中央版图,东晋时建永嘉郡城,已有2000多年建城历史,因其独特的“ 山水斗城 ”的古城格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独自慢游中国的行程中旅行到温州短居的日子里,穿行在温州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我一直在试图寻觅这个“百工之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那些文化和历史故事,期待着找到地域历史文化对工业发展的启蒙基因。
一、山水斗城
“山水清嘉,甲于东南”,温州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别称斗城,起源于东晋太宁元年建城时的山水格局,当时的太守郭璞登西郭山观测周边山势,"见诸山错立如北斗星象",于是仿北斗七星布局修筑城墙,形成"北斗锁山河"的独特形制 ,这种“傍江、靠山、通水”特色格局形成的“山水斗城”是中国古代堪舆学的典范,至今仍保留完整。
温州依水而建、伴水而居,这里江、河、湖、海、溪、瀑、湿地一应俱全,水与桥随处可见,不仅是生活的源泉,更是文化的象征,冷静的湖泊、潺潺的溪流、波澜壮阔的海洋,大量的水元素,既丰富了温州的自然景观,也滋养了温州的人文精神。风水宝地,水润万物,包容接纳,推陈出新,或许这正是温州繁华的基因。
二、永嘉学派
温州历史悠久,人文渊薮,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形成的一个儒家学派,起源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王开祖、丁昌期等人 ,到南宋时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等形成学派,叶适则集前辈学术理念之大成。
在哲学思想上,永嘉学派认为充盈宇宙者是“物”,而道存在于事物本身,提倡功利之学,反对虚谈性命,提出“事功”思想,主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重视经史和政治制度的研究,主张通商惠工、减轻捐税、探求振兴南宋的途径,从理论上到思想上推动了温州的商业发展,形成了今天的温州商业格局。
三、历史遗存
温州古城保留相对完整,拥有五马街、墨池坊 、城西街 、庆年坊 、朔门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保存了“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的传统功能格局,是温州最原始的商业风貌。
1、五马街
温州五马街是温州城市文化的重要地标,据《弘治温州府志》记载,五马街得名于东晋王羲之任永嘉太守时常乘五马出行的典故,这里集千年历史文脉、中西合璧建筑与繁华商业于一体,2022年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2、墨池坊
墨池坊得名于东晋永和三年,相传王羲之任永嘉郡守期间每日在此临池习书,洗砚之水染黑池水,故称“墨池”,北宋时书法家米芾在此题写“墨池”二字,现在这里保留着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宅院落群,形成“一坊六院”的独特风貌。
3、庆年坊
庆年坊是温州古城三十六坊之一,原称“庆善坊”,北宋绍圣年间为纪念兵部尚书蔡幼学而命名,明代以“喜庆丰年”寓意更名“庆年坊”,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前门临街、后门枕河,水巷小桥纵横,现存部分老宅如沈宅、池宅等,内有明代建筑雕饰及古树。
4、朔门街
朔门街因位于古城望江门(又名“朔门”)内,且古时“北为朔”,故称朔门街,毗邻省级文保单位“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该遗址发掘出宋元码头、沉船及大量瓷片,印证了温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节点的历史,街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建筑风貌。
四、非遗传承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温州已然成为滨海重要商贸城市,北宋知州杨蟠诗句“一片繁华海上头”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至宋室南渡,域内经济文化发展更是达到新的高峰,留下了包括南戏在内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世界非遗木活字印刷术
温州木活字印刷术是中国活字印刷术中唯一保留至今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技术,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主产地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保存了清晰的传承脉络,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瓯塑
瓯塑是温州独有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汉代,由中国传统漆艺中的堆漆工艺发展而来,因诞生于瓯江流域而得名,以桐油、白陶土及矿物颜料混合成油泥,色彩丰富且不易褪色,明清时期发展出“隐起措金”“隐起措漆”等工艺,形成现代瓯塑的鲜明色彩和坚固特性。
3、瓯窑
瓯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瓷窑,东汉时开始烧制,至北宋时停烧,历经千年发展,其产品以青釉瓷为主,兼具独特的褐彩装饰艺术,其瓷色青中闪白,南朝时,釉色泛黄,有冰裂纹,作为瓯越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温州乃至中国陶瓷史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4、瓯绣
瓯绣由唐代锦衣发展而来,早初起源于温州地区民间妇女的绣房习作,特点是构图简练,色彩绚丽,针法严谨,运针灵活擅变,绣理分明,绣面光亮,呈现着与众不同的东瓯地域特色,显示出高超的技艺水平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5、蓝夹缬
蓝夹缬为我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起于秦汉,盛于唐宋,唐明皇曾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遣唐使,从制靛到制作雕版到印染,程序繁琐,工艺精湛,是雕版印染的活化石,也是中国传统染织品中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的唯一孤例。
6、黄杨木雕
乐清是黄杨木雕的发源地,以千年难长的黄杨木为材,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为基础精雕细刻,特点是作品上漆初呈姜黄色,后变橙黄色, 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逐渐变成红棕色,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非常珍贵。
7、细纹刻纸
细纹刻纸发源于温州乐清的民间剪纸“龙船花”,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以刻代剪,刀法精妙入微,图案细如发丝,工而不腻,纤而不繁,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其纹样细如发丝,且凭竹刀打的经纬格子线,随心所欲地刻出装饰纹样。
五、旅游景点
温州旅游景点较多,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新兴文旅项目,仅4A级景区楠溪江就拥有800多个景点,瓯江中心的江心屿兼具诗意与自然景观,但独属温州的特色历史文化却浸润在街头巷尾的角角处处。
1、温州博物馆
温州博物馆位于市府路世纪广场,是地市级中不多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展示“温州人”5000年历史足迹的历史馆为核心展厅,拥有2 万多件文物,镇馆之宝之一是北宋瓯窑青釉褐彩蕨草纹执壶”,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瓯窑青瓷褐彩执壶,也是瓯窑仅有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2、温州科技馆
温州科技馆位于世纪广场,与博物馆相邻,设计得非常漂亮,属于地市级科技馆中的高端展馆,主要包括儿童科学乐园等六大核心展区,最独特的亮点是“温州zhi造”展厅,展示温州在服装、钮扣、制锁、制鞋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3、能源博物馆
温州能源博物馆位于温州市区飞霞南路与划龙桥路交叉口的东屿工业遗址公园,是曾经的东屿发电厂,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打卡参观地,入口的锈色工业风宇宙人雕塑向路人挥手,它代表东屿这座焕新的能源博物馆和遗存展厅新地标的出现。
4、印象南塘
印象南塘景区于温州鹿城区中心地带,是一个集休闲、时尚、购物、餐饮、娱乐、康养、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文化商业区,以瓯越文化为载体,综合展现了瓯文化、永嘉学派、刘基文化、塘河文化、榕亭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温州城市客厅”。
5、江心屿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被称为“瓯江蓬莱”,千百年来文人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如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
6、中国禧街
禧街位于成湾区,千百年来一直是永嘉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不仅是永嘉场的商贸集散中心、龙湾庆典活动物资的采购地,也是人们置办家中喜事物件的首选商业街,孕育出了“人生八禧”民俗风情,形成了浙南传统商贸文化的鲜活样本。
7、永昌堡
龙湾区永昌堡是我国唯一一座民间私家筹资修建的明代抗倭城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由邑人王叔果、叔杲等倡议建筑的兼具军事色彩和人居生活色彩的私家抗倭城堡,至今依然原色原味保存完好。
8、张璁纪念馆
张璁纪念馆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张璁明朝在阁十年,任首辅六年,对明代社会变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政绩,他力图革新政治,整团营、严监察、重法司、改乡试、正孔祀、革贪风、清勋戚、罢镇守,影响及于全国,成效垂诸后世。
六、吃住攻略
温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美食很多,吃住方便,住宿推荐五马步行街周边,这里景点聚集、街区干净、出行方便,美食街汇集了各种温州老字号小吃,如九山湖冰淇淋 、柴火馄饨 、牛杂粉 、鱼饼等等。
结束语
诗画山水,温润之州。一脉瓯江水,孕育了传承千年的瓯越文明;山水古堡汇,凝结成了东瓯大地的灿烂人文,既有“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又保留着“山水诗发祥地”的雅韵,从“其货纤靡,其人善贾”的历史记载,到如今“世界超市”的现代盛景,温州始终在时代浪潮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篇章。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温州文化旅游景点及攻略,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