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食烹饪

中国餐桌最受欢迎且常见的10道汤,本人还有2种没喝过

 

  中国餐桌上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有东西南北风味各异的菜品,亦有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主食,而餐桌的汤品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亮丽风景。从中国传统的“餐饮”和“饮食”的字面中,即可感受到汤在饮食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古人对饮食与健康的深刻理解。于是,“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也便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经典之语,这句话不仅反映了汤在营养、养生和文化上的多重价值,更传递了平衡饮食和生活智慧的理念。

  一顿饭想要吃的舒服,必然需要一碗汤事先开开胃,或最后填填缝的,当鲜香美味的汤通过舌尖而进入肠胃,那种由内而外的滋润感会遍布全身,令人倍感享受与惬意。那么,我国最受欢迎且常见的“十道汤”究竟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进行详细的盘点,看看您曾经品尝过其中的几道。

01胡辣汤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中国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用胡椒、辣椒、牛羊肉、骨汤、粉芡、细粉条、黄花菜、花生、木耳等制作而成,流行于河南、陕西、山东、湖北等多省地区,且做法各有特色,流派众多,比如浙菜系杭帮菜中著名的西湖牛肉羹亦是从胡辣汤演变过来的。有的地方把小麦面和成面加温水洗成面筋,经过精心熬制完成,清香爽口,开胃生津,深受大众欢迎。

  2021年6月,河南西华县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2竹笋香菇汤

  竹笋香菇汤是四川省传统名菜,属川菜系,以竹笋、香菇为主料,辅以荸荠等食材炖煮而成,具有鲜香清淡、味美可口的特点。其富含植物纤维、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符合低糖低脂营养结构,兼具清热安神、辅助降压的食疗功效。

  制作时需将竹笋焯水去草酸,香菇泡发后切丝,与荸荠等食材分阶段入汤炖煮,保留香菇泡发水以增鲜。竹笋促进消化,香菇含多糖与氨基酸,荸荠补充磷元素,三者搭配兼具口感与营养。该汤适宜肥胖、便秘及三高人群,但脾胃虚寒者应慎用。烹饪时需确保荸荠熟透,避免寄生虫风险。

03牛肉汤

  牛肉汤是一道汉族客家传统的美食,主料有牛大骨、牛肉。

  淮南地处淮河南岸,毗邻淮南岸边,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特别盛养牛羊,对牛肉的加工也有独到之处,牛肉汤更是淮上人家美味佳肴,早餐的最主要食品,风靡江淮大地,形成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

  牛肉汤选料讲究,取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用牛骨头熬汤,煮牛肉时必须浸泡,除去血污,内脏清洗干净,方可下锅同煮。还用自制的牛油,将炸制好淮椒(红干椒)做成红油。牛肉汤故以汤为主,汤不醇则无味,然牛肉汤的烫制方法多样,都取用当地特产:淮芋粉、洛河绿豆饼、八公山豆腐皮(千张、百页)、祁集豆圆子等为辅料。

  最著名的有淮南牛肉汤、洛阳牛肉汤等。

04冬瓜排骨汤

  冬瓜排骨汤是一道中式家常羹汤,制作原料主要有排骨、冬瓜等,口味鲜,汤清宜人、性凉而味甘,清热消暑,对暑热难消等现象有效。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滞、降脂降压、通利小便之功效。适用于湿热内盛所致的饮食积滞、大便溏泻、小便短黄、头目眩晕等。但是本肴通利之功较强,体质瘦弱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05疙瘩汤

  疙瘩汤,是一道北方家常汤品,在山西太原、榆次地区称为拌汤,晋城一带称不烂汤,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鸡蛋、西红柿等。疙瘩汤里的汤可以是清水或排骨汤、鱼汤、骨头汤等。从饮食健康的角度而言,疙瘩汤更适合晚餐食用,因为面食类容易消化。

  疙瘩汤既可以做成素的蔬菜疙瘩汤,也可以做成有肉的荤疙瘩汤。用鸡蛋、肉类等做成的疙瘩汤特别适合脑力工作者,可以补充蛋白质。而对于身体虚弱、消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更适合清淡的、素的疙瘩汤,以鸡蛋、油麦菜、菠菜、西红柿等为主,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纤维素,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面疙瘩吃起来也是筋道可口,尤其是天冷的时候,来碗朴素的疙瘩汤最是驱寒暖和;对于食欲不振或经常有应酬喝酒的人也比较适合喝素疙瘩汤,而需要注意的是有肉的疙瘩汤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06鸭血粉丝汤

  鸭血粉丝汤是南京、镇江的传统名菜,属金陵菜,是金陵菜和金陵小吃中重要的代表,也是久负盛名以鸭为特色的美食之一。鸭血粉丝汤由鸭血、鸭肠、鸭肝等加入鸭汤和粉丝制成,以其口味平和,鲜香爽滑的特点与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风靡于全国各地。

  南京是出了名的"鸭都"。除了名声在外的盐水鸭、烤鸭,大名鼎鼎的鸭血粉丝汤也早已成为风靡全国的美味小吃,是当之无愧的南京地标性小吃。南京鸭血粉丝汤以整鸭熬汤,鸭血的滑嫩、鸭胗的柔韧、鸭肠的爽滑、鸭肝的绵软、鸭汤的清鲜,再配上Q弹有嚼劲的粉丝,吃一口永远忘不了。

07瓦罐汤

  作为赣菜代表的瓦罐汤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极具风味的地方小吃。今天的瓦罐汤以江西南昌地区的闻名全国。

  民间饭庄瓦罐汤是采用古老的煨制工艺,以土质瓦罐为容器,加以食物配以纯净水为原料,以硬质木炭火恒温六面体受热,煨制出的瓦罐煨汤原汁原味,而且更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瓦罐汤已在民间广泛传播,同时因为其不伤食材营养结构,已是营养汤膳的最佳煨制方式,配于多种食材和名贵药材,真正做到了营养复合和膳食功效。是补充营养、强体补虚、益智提神、养生保健的最佳饮食选择。

  汤中传奇,瓦罐飘香!

08鱼头豆腐汤

  鱼头豆腐汤是由鱼头和豆腐为主要食材烧的汤,豆腐含钙量比较多,而鱼肉中含有维生素D,两者合吃,借助鱼体内维生素D作用,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因此,这道汤特别适合中年人,青少年食用。

  鱼头和豆腐的结合:鱼头富含胶质蛋白,脂肪和热量都很低,食之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美容润肤之效;豆腐的蛋白质和钙含量丰富,有清热润燥、生津解毒、降低血脂的作用。将鱼头和豆腐炖成汤饮用,不仅可以暖身健脑,还可以使人皮肤润泽细腻。

09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属闽菜系。通常选用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成菜后,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味中有味。

  佛跳墙既是菜也是汤,作为闽菜代表,它融合了多种名贵食材的精华,兼具菜肴的丰富性和汤品的滋补性。通过文火长时间煨制,食材精华充分融入汤汁,形成金黄浓稠、富含胶原蛋白的高汤,常被称作“福建第一汤”或“世界上最贵的汤”。预制菜和餐厅常将其作为高端汤品推广,尤其单人份包装强化了汤类认知。

10五谷杂粮汤

  五谷杂粮汤是一道以小红豆、花生、莲子(有些地方则由荞麦、糙米、大麦、燕麦)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汤品。在广东等华南地区,五谷杂粮汤常与海鲜搭配,形成独特的地方风味;而北方地区则更注重粗粮的原始口感,例如小米南瓜汤、薏仁绿豆汤。因其多样化搭配成为健康饮食的重要选择。

  该汤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营养价值很高,含有构成细胞所需的蛋白质、能量的来源糖类、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是最佳舒压食物,可降低罹患数种慢性病风险,如癌症、糖尿病等。

  吃五谷杂粮也能摄取植物生化素,谷物里的皂角苷和木质素,有抵制癌细胞、降低胆固醇的功能,是最好的主食。五谷杂粮虽然营养好,但口感较硬,可以和其它各类食物搭配打成浆或米糊,制作简单方便,不仅美味,营养也很全面。五谷类,是对抗疾病的能量。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这句俗语表面强调汤的不可或缺,实则暗含古人对饮食与健康的深刻理解。肉食虽珍贵,但一碗汤能以温润之力调和五脏,传递的是一种平衡之道——食物不必奢华,但需顺应自然规律。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汤是平民百姓的生存之需,救命之“水”,如野菜汤缓解饥荒,米汤哺育婴孩;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之中,汤凝聚人间烟火,从祭祀的“羹献”到年夜饭的“团圆汤”,无不承载着家庭的温暖与游子的乡愁;从现代营养学的视角解析,汤是“液态营养库”,炖煮过程中胶原蛋白转化为易于人体吸收的明胶,而各种汤品又体现出不同的中医养生智慧,如春祛湿、夏清热、秋润燥、冬温补等。汤,是中国餐饮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让国民喝出了优雅的品味,更喝出了营养和健康。

特别声明:本文供参考,不具唯一性。

撷生活点滴 汇世间精华

玄子原创作品 图片源于百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餐桌最受欢迎且常见的10道汤,本人还有2种没喝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