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至,盛夏始。随着气温节节攀升,人体易生内热,出现心烦口渴、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时,一碗清甜解暑的甜品便是消夏良方。今日分享三款适合小暑时节的手工甜品——经典绿豆汤、古法酸梅汤、养生龟苓膏,均以天然食材为主料,制作简单却功效卓著,在家就能轻松做出来,还在等什么?赶紧点赞关注加收藏吧,这样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每天都在分享的美食文章了。
一、经典绿豆汤:夏日解暑的"天然空调"
食材:绿豆200克、冰糖50克、清水2升、柠檬汁少许(可选)百合可选。
功效: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搭配冰糖润肺生津,是夏季消暑的经典饮品。
制作步骤:
预处理绿豆:绿豆洗净后无需浸泡,直接放入冷冻室冷冻1小时(此步骤可加速开花)。
煮制技巧:锅中加清水煮沸,放入冷冻后的绿豆,大火煮10分钟后转中小火,加盖焖煮20分钟。
调味增色:待绿豆皮大部分裂开时,加入冰糖搅拌至融化,滴入2滴柠檬汁保持翠绿色泽(避免氧化变红)。
冷却享用:自然放凉后冷藏2小时,食用时可搭配薄荷叶或糯米小圆子增加口感层次。
小贴士:
冷冻法可使绿豆快速酥烂,省去长时间熬煮的麻烦。
脾胃虚寒者可将绿豆与大米按1:3比例同煮,减弱寒性。
二、古法酸梅汤:酸甜开胃的"天然电解质水"
食材:乌梅30克、山楂干20克、洛神花5朵、陈皮10克、甘草3克、冰糖100克、干桂花少许
功效:乌梅生津止渴,山楂消食化积,陈皮理气健脾,组合成酸甜适口的消暑佳饮,特别适合暑热导致的食欲不振。
制作步骤:
食材准备:将乌梅、山楂干、洛神花、陈皮、甘草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灰尘。
第一次熬煮:食材放入砂锅,加1.5升清水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煮沸,转小火熬煮30分钟。
二次提味:滤出第一遍汤汁,锅中再加1升清水,重复熬煮20分钟,合并两次汤汁。
调味装瓶:汤汁中加入冰糖搅拌至融化,撒入干桂花增香,放凉后冷藏保存。
小贴士:
避免使用铁锅熬煮,以防酸性物质与金属反应产生异味。
可搭配苏式酒酿圆子或冰粉,打造层次更丰富的解暑甜品。
三、养生龟苓膏:滋阴润燥的"夏日护身符"
食材:龟苓膏粉50克、凉开水100毫升、沸水900毫升、蜂蜜/炼乳适量、水果丁(芒果、火龙果等)
功效:龟苓膏以龟板和土茯苓为主料,具有清热祛湿、滋阴润燥的功效,适合夏季易上火、长痘的人群。
制作步骤:
调浆:龟苓膏粉倒入碗中,分次加入凉开水搅拌成无颗粒的糊状。
冲制:锅中烧开900毫升水,缓慢倒入龟苓膏糊,边倒边快速搅拌至完全融合。
凝固成型:继续小火煮2-3分钟,期间持续搅拌防止糊底,关火后倒入容器晾凉至凝固。
创意搭配:凝固后的龟苓膏切块,淋上蜂蜜或炼乳,搭配新鲜水果丁食用。
小贴士:
体质虚寒者建议搭配姜汁红糖食用,平衡寒性。
可用椰奶或杏仁露替代蜂蜜,打造低糖版健康甜品。
清凉一夏的智慧
这三款甜品不仅制作简单,更蕴含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智慧:绿豆汤对应"清热",酸梅汤侧重"生津",龟苓膏主攻"滋阴",三者搭配可全面应对小暑时节的暑热困扰。建议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食用:
湿热体质(易长痘、口苦):绿豆汤+龟苓膏
气虚体质(易疲劳、出汗多):酸梅汤+少量蜂蜜
阴虚体质(手足心热、口干):龟苓膏+银耳羹
在这个蝉鸣聒噪的时节,不妨动手为家人制作一份清凉,让传统甜品的甘甜浸润燥热的夏日,在舌尖与心间都留下一份悠长的清凉记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享3款适合小暑时节的手工甜品,清热解暑清凉一夏,在家就能做,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