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翻出外婆的旧食谱,发现夹在里面的糍粑制作笔记,突然想念老家灶台前捶糍粑的场景。照着方子试做一次,捶打时胳膊酸到发抖,却在咬到第一口时被惊艳——糯米颗粒感在齿间化开,混着黄豆粉的香,比超市买的糯米粉糍粑多了份原始的韧劲。
古法制作的3个灵魂步骤,少一步都不对味!
1. 泡米如酿酒:圆糯米冷水泡足6小时,手指一碾就碎才合格。外婆说“泡透的米蒸出来不夹生,捶打时才容易出胶”,我试过泡4小时的,捶打时总掉渣;
2. 捶打见真章:蒸熟的糯米趁热倒进木盆,用擀面杖反复捶打。前100下糯米会粘棍,捶到200下开始拉丝,300下时能拉出半米长的丝(戴手套防烫!)。邻居阿姨路过看见笑:“这可是天然练臂力,比健身房管用”;
3. 裹粉要趁热:捶好的糯米团抹油揪成小块,立刻裹熟黄豆粉。我偷师时发现,外婆会在黄豆粉里拌半勺红糖,“温粉裹热糍粑,甜味能渗进糯米缝里”。
解锁3种神仙吃法,咸甜党都满足!
- 芋泥爆浆款:把剩的芋泥搓成球包进糍粑,裹黄豆粉后咬开,温热的芋泥流出来,甜而不腻;
- 锅巴糍粑:捶好的糯米团冷藏半小时,切厚片煎到金黄,外脆里糯,蘸桂花蜜吃像在吃甜点;
- 咸口煎糍粑:压实的糍粑块切条,油煎后撒椒盐,配粥吃简直绝了,老家亲戚来做客都抢着吃。
捶打时邻居家小孩扒着窗台看,我分了块裹糖的给她,小姑娘眼睛发亮:“比妈妈买的QQ糖还好吃!”突然明白,古法手工的魅力不仅在口感,更在捶打时糯米香气弥漫的烟火气。现在我家冰箱囤着冻好的糍粑块,想吃时煎一块,咬着带颗粒感的软糯,仿佛又回到外婆灶台前,看她边捶边念叨“捶得越久,糍粑越香”。
小贴士(实用技巧):
- 捶打时木盆和擀面杖沾冷水防粘,手也要抹油;
- 糯米量少可用破壁机搅打,但颗粒感会减弱;
- 做好的糍粑冷藏可放3天,冷冻能存1个月,吃前回锅煎热。
每天分享实用食疗方,让大家用食物调体质~主页还有更多养生干货持续更新,点赞收藏并关注我一起用中医智慧守护身体健康!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工捶打糯米糍粑太治愈!边练手臂边做美食,软糯带颗粒感,香!,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