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2例MRSA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5和69岁,
【主诉】
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椎管狭窄(颈脊髓钳夹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钛板内固定术,后路单开门均采取生物型Y形开门支撑钢板,门轴椎板处均植有同种异体骨,2例硬脊膜均完整,未合并脑脊液漏,分别在术后7d和10d发现切口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突发高热,体温分别达40℃和41℃,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显著,红细胞沉降率(ESR)分别为128mm/h和115mm/h,C反应蛋白(CRP)139mg/L和110mg/L,降钙素原检查正常,血培养(-),患者神志清楚,颈后路伤口明显红肿热痛,挤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治疗】
在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先选用广谱抗生素进行经验用药治疗,均行局部伤口多次清创+闭式灌洗引流术。首次清创术中彻底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清除所植入骨并刮除炎性组织等并再次送细菌培养,反复用过氧化氢、聚维酮碘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然后行闭式灌洗引流,闭式灌洗液采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持续冲洗切口,1例首次清创时去除“单开门”,另1例第2次清创时才去除“单开门”。后期清创中视切口深部感染控制情况和肉芽生长情况予以深部间断缝合+负压闭式灌洗引流。
治疗过程中多学科联合会诊,给予营养支持,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血糖,心理辅导等处理,每天监测体温、血糖、血常规、ESR、CRP、降钙素原的变化,根据切口内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适时调整,感染早期使用最大剂量敏感抗生素1g万古霉素静脉给药,2次/d,病情稳定后使用替考拉宁400mg/d继续静脉给药(前3d给予替考拉宁400mg,12h/次),感染基本控制后(体温正常1周以上,ESR明显下降,CRP基本恢复正常,伤口分泌物培养(-)连续3d,切口局部情况明显好转)逐步停药,先拔除闭式灌洗的冲洗管(进水管),再观察3d后拔除引流管(出水管),出院时再给予口服敏感抗生素(克林霉素)继续巩固治疗4周。
[结果]
2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MRSA感染患者切口均三期愈合,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未见感染复发。1例首次清创就去除了“单开门”,通畅引流的患者清创手术次数3次,疗程为60d。另1例第2次清创时才去除“单开门”的患者清创次数达4次,疗程为90d。2例均在第3次清创时取出了侧块螺钉内固定系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病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MRSA感染的治疗,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