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市民史先生向潍坊晚报反映,2014年9月,他去听了一场养生讲座,现场买了保健品和5个“茶之道”保健杯。回家后,却发现这些保健杯是“三无产品”。
水杯为“三无产品”。
水杯包装正面。
3月23日上午,史先生告诉记者,那是在潍坊一家大型酒店举办的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养生讲座,当时很多老人都买了保健品,他也买了一些。现场的工作人员还抱着一些保健杯和空气净化宝向他们推销。“工作人员说,这个保健杯是限量的,质量非常好,将水倒进杯子中可以净化水质,喝了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而且现场搞活动,一个空气净化宝和一个保健杯只要20元。”史先生说,看到现场不少人都买了保健杯,价格也不贵,他便花100元买了5个。
“但回家后,我看了一下装保健杯的纸盒,发现上面没有厂家、厂址,更别说厂家电话了。”史先生说,他将保健杯拿出来仔细看了一番,杯身上也没有任何厂家信息。他就赶紧上网查询“茶之道”保健杯,发现这个杯子的团购价只要10元,网上也没有这个杯子的厂址及电话。担心会有质量问题,史先生不敢用,这5个保健杯就一直扔在家里。
经过仔细考虑后,史先生想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保健杯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以免上当受骗。
对此,山东王杨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建华告诉记者,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看购买的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法》。购买了产品后,消费者也可到工商部门的官网上查询一下该产品的生产厂家是否存在、有无生产许可等。不仅如此,消费者还要看产品的功能是否与产品介绍相符以及是否存在夸大、虚假宣传等。史先生购买的这款保健杯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可到当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
王建华提醒市民,购买保健杯一定要到正规商超及大型超市,不要轻信那些养生讲座上所推销的产品。
记者 张静 刘晓梅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座上被忽悠买了保健杯,回家一瞅竟是“三无产品”,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