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百科

古籍撷英|《山海经》:记录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奇书”

 

古籍撷英,含英咀华。

近期推荐了几部先秦诸子的皇皇巨著,今天我们来看一部似乎荒诞不经的古代奇书——《山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山海经》据说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也非完整的地理志或神话集,而是中国古人想象力与自然认知交织出的奇书典范。

它全文不过三万余字,却像一座时间的迷宫、想象的王国,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山海经》:神秘文献的多重身份

《山海经》一书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大宛传》:“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现存十八篇,由《山经》《海经》两大部分组成,并又细分为《五藏山经》《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四大篇章。尽管以“山”“海”命名,但该书并不只是讲山川和大海,而是囊括了地理、动植物、神祇、民族、医药、矿产等多个方面,堪称一部古代版“百科奇书”。其中,《山经》的主要内容是山川地理、矿产,以及奇禽异兽、怪蛇怪鱼、奇花异草等;《海经》主要记叙海内外禀性及外形都十分奇异的国家和民族以及神奇事物、神话历史等。

关于《山海经》的文献性质,至今众说纷纭。比如,《吴越春秋》说:“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这句话表明古人曾将此书视为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地理日记。

清人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则称它是最古的小说。

而在近代至当代,《山海经》被很多学者定性为“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

神奇地理:上古宇宙的地图

如果说今天的地图是“写实”而实用的,那《山海经》的地图则似乎是想象的投影。笔者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书中越来越多的内容正在被证实,而非完全虚构。

还有,在《山海经》中,五藏山川不仅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神话舞台。如《海外北经》记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人面,蛇身面青。”在该书中,这类“异形神”,如羊面人身神、女娲、刑天、雷神、西王母等,层出不穷,构建出一个横跨天、地、人、神四界的神话宇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者们目前对《山海经》的研究,已经冲破了原有的地理范围,从中国、亚洲扩大到世界。其中列举的地形地貌并非完全荒诞不经,如西海、黝泽(罗布泊),古地质研究表明这里分别与柴达木盆地和罗布泊相关。

异兽世界:想象力的博物志

读《山海经》,最吸引现代读者的莫过于那些奇形怪状的“异兽”。

瞿如:《南山经》记载“……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像四声杜鹃一样,这种鸟的叫声是自己的名字。

九尾狐:《南山经》记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还有,《竹书纪年》中也有“九尾狐”的记载。对了,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的妲己也是九尾狐狸精。

一只狐狸九条尾巴,想来的确有些荒唐。

夔:根据《大荒东经》记载,夔“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有“夔”的记载,如果说它是某人想象出来的生物,似乎有些不合逻辑和常识。

或者,我们能否这样理解,这些异兽出现在《山海经》中并非猎奇,而是附带某种寓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力量的崇拜、对未知的敬畏和对社会秩序的象征?

神祇传说:中国最早的神话体系雏形

《山海经》虽未构建如希腊神谱般系统化的神系,但其中的诸神,奠定了中国神话的原型格局。

女娲:《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有学者认为这是女娲造人神话故事的雏形。而屈原在《楚辞·天问》进一步提出疑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即谁创造了女娲)?”可见2000多年前,这一神话故事已经“滥觞”。

刑天:《海外西经》记载,刑天(刑夭)与天帝(一说黄帝)争夺神位,天帝砍掉刑天的头,将他埋葬在常羊之山中。刑天把胸前两个乳头化为眼睛,把肚脐当成嘴巴,挥舞斧头和盾牌,再战天帝。由此,刑天成了人们心目中至死不屈的英雄。晋人陶渊明曾经写诗赞颂“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夸父:《海外北经》《大荒北经》《中山经》中都有关于夸父的记载。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夸父逐日”的故事就出自《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需要一提的是,虽然《山海经》与《列子·汤问》都认为夸父不自量力,但后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夸父是勇气可嘉的悲情英雄。

还有,《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虽然数量少、记述简洁,却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并成为后世乃至现代文艺中的灵感源泉,善莫大焉。

一本打开中国想象力的密码书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山海经》逐渐退出官方视野,却在民间和文人圈中生生不息。它就像一把密码钥匙,打开了中国人最早的神话幻想系统。

唐代李商隐《瑶池》诗云:“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这“瑶池”即出于《大荒西经》关于西王母的记载。

宋元以降,更有文人如郭璞作注,极尽想象;明清小说家将《山海经》化为创作宝库,如《封神演义》《聊斋志异》《镜花缘》大量借用其神话体系。

到了今天,《山海经》日渐成为动画、游戏、科幻小说的灵感之源,更是让这部上古奇书焕发新的生命。

(大众新闻记者 武宗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籍撷英|《山海经》:记录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奇书”,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