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养生才是真的好——农民和空巢老人的困惑与现实
一提到养生,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规律作息这些“标准答案”。但实际上,对于农村的朋友和身边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来说,养生绝非单纯吃吃补品、散散步那么简单。
这其中,有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难题,也有一些农村特殊的无奈和困境。
先说说农民朋友。农民大半辈子是土里刨食,一年四季没闲着,不只是劳累那么简单,更是高强度体力活。
表面看,他们个个身强体壮,其实过了五六十岁,老寒腿、腰椎病、高血压、糖尿病谁家都有。想要科学养生,跟着电视里吃点高档水果、喝点保健品,这些对农民来说不切实际。
一是收入有限,二是生活习惯难改。最典型一个例子:有位村里的刘大爷,年轻时烟酒不离手,冬天舍不得用煤气做饭,爱吃咸菜腊肉,说什么 “这样吃糠咽菜一辈子都过来了”。
可身体逐渐吃不消了,去医院查出了慢性病,才知道养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更难的是,很多农村老人在物质条件改善的今天,却逐渐被孤独包围。儿女常年在外打工,平日村里只剩下几户老人,邻里走动也没以前多,遇到个头疼脑热,有时候连个送医院的人都找不着。
有人说,养生首先养心,可试问这样的境遇,心能不空落吗?还有些老人想通过锻炼身体、参加村里的活动来调节,但部分地区缺乏基础设施,或者场地设备形同虚设。真正想要坚持健康生活,说到底很难形成持续动力。
再说说养老的问题,现在大家普遍观念上明白“自己要为自己以后打算”。可实际操作里,农民和普通百姓的养老依然问题重重。
城市里社区养老和医疗资源较丰富,而农村空巢老人多数只能盼望乡镇卫生院偶尔巡诊,出门买药、看病,多半要靠自己。住进养老院,不仅费用高昂,而且许多老人舍不得离家,两头为难。更别说失能失智人员,家庭照护压力极大,儿女即使心疼父母,也常因生计无暇分身。
说回“养生”本身,很多时候大众只看到表象:谁又坚持跑步、谁平时早餐喝牛奶、谁夜里早睡,这固然重要。可真正的、更持久有效的养生,还在于心理安慰、关系支撑和生活有盼头。
农村邻里聚一聚,捣鼓点小菜园、聊聊老话儿,就比闷在电视机前有意义。空巢老人有儿孙常打电话、节假日团圆,再添几分幸福感。再者,科学认识健康知识,小毛病及早重视,不要变成大危机时再后悔就晚了。
一句话,“好的养生”,对于农民朋友和空巢老人来说,从来不只是单纯吃得清淡、活得精致那么简单,更是要解决落在生活里的孤独、无助、保障不足。
我们既要相信科学,也别忘了情感交流和精神寄托。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在不易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安心和快乐。
不知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亲人经历过这些难处?你觉得在农村,什么样的养生方式才靠谱呢?欢迎聊聊你们的看法。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么样养生才是真的好,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