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申请书

李彬:战地写下入党申请书 行动诠释老党员朴实情怀

 

建党95周年之际,江都53岁退伍战士李彬正忙着筹建“李彬好人工作室”。32年前,战场上的他,写下浸渍血迹入党申请书;32年来,退伍后的他,先后为18位烈士战友尽孝。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团热血在燃烧。作为一名老党员,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当下和平年代,他用一言一行诠释“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一封浸渍血迹的入党申请书

李彬的父亲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军人、老党员。幼年的他,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82年10月,李彬毅然选择走进绿色军营。1984年7月,李彬随部队参加老山战役,先后参加过10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

时隔至今,李彬仍清晰记得,他人生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是在猫耳洞里写的。那是1985年1月10日清晨6点,他第一次深入雷区抢救伤员回来,手上沾着战友的鲜血,没有水洗净,他心潮难平,用微弱的手电光,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党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的铮铮誓言。

1985年1月25日,李彬第四次参加突击队攻打“1072”高地战斗,出发前,他郑重地将这份入党申请书交给了党组织。

一本再现血染风采的战地日记

发黄的战地日记,记录着一段段战场生死情。李彬说,当时许多战友都是“火线入党”,他们在参加突击队、敢死队时,来不及写入党申请书,只是向连长、指导员真情流露,有的在“决心书”上表白:“万一我光荣了,请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许多同志就是牺牲后才追认党员的。

李彬的日记中记载了许多烈士的英勇壮举:战友沈国良身受重伤,被包扎后又冲出战壕,不幸脚下踩到了连环雷,当场便倒下了,李彬迅速跑过去再次抢救。当时沈国良两腿炸断,鲜血喷涌,但他扯掉绷带还想往前冲,最终鲜血染红战地,眼睛再也没能睁开。

1985年1月9日深夜攻打一处高地,如东战友顾亚楠负伤了,李彬冲上去急救,顾亚楠冲他喊:“周围的地雷还没排,你过来,我就滚下山崖!”洪泽战友王祥云是卫生班老班长,在一次执行抢救任务时,老班长将李彬拽进战壕自己冲了上去。

合上日记本,李彬说,我的生命是战友们给的,我有义务代战友们尽孝,让战友的亲人们享受亲情、享受晚年的幸福。

一团在胸膛熊熊燃烧的热血

1985年底,李彬带着二等战功和共产党员称号离开战场,离开部队,回到家乡,服从组织安排在江都妇幼保健院做了一名医生。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做了医技科、总务科、设备科、保卫科负责人,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李彬都兢兢业业,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当保卫科长十六年,单位从未发生过刑事和治安案件,几乎年年受到市公安局和江都区公安局表彰。

而在李彬心底,始终有一份浓浓的战友情结,始终忘不掉那些牺牲在他身边、眼前,甚至怀抱中的烈士。30年来,李彬每年都要去各地祭扫、凭吊革命烈士,从1995年起在全国各地先后找到了16位烈士的家庭,与18位烈士的父母建立了深厚的“父子情”“母子情”,李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去关心、照料和孝敬。

近年来,李彬把各级党组织送来的慰问金和奖金全部用于慰问烈士家庭,一些在单位作报告的报酬也全部用于公益活动。“虽然我的家庭生活条件很一般,住在还是25年前单位分配改制的50多平方米房子里,妻子在一家小企业打工,月收入两千元,连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也没有,但我活得很充实、很快乐、很踏实。”李彬说,自己始终认为一切荣誉都应该感恩烈士,感恩烈士父母,感恩党和组织对他的培养。“因为,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去这样做。”

本报记者 胡俭 董鑫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彬:战地写下入党申请书 行动诠释老党员朴实情怀,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