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想给娃完整的爱,但很多父母都不能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其实不用想的太复杂!分享几个接地气的小方法,照着做准没错~
一、陪伴:少刷短视频,多蹲下来陪玩
别总觉得“陪孩子就是坐在旁边”!举个例子,我邻居家妈妈特别聪明:她每天接娃放学路上,都会玩“你说我猜”的游戏。比如孩子说“圆圆的、能吃、甜甜的”,妈妈就假装猜不出来,故意说“是西瓜吗?”逗得孩子咯咯笑,顺便还锻炼了娃的描述能力。再比如,周末哪怕只抽出半小时,和娃一起搭乐高,你搭房子他搭车,边玩边聊“你的车要停在哪里呀?”比孩子自己玩手机、看电视强多了!
二、理解:先当“情绪垃圾桶”,再当“人生导师”
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千万别急着讲道理!我同事家孩子有次画画把颜料弄洒了,哇哇大哭。同事没骂他,而是先抱住他说:“颜料洒了肯定很难过吧?妈妈小时候也弄洒过,当时急得直跺脚呢!”孩子一听,眼泪都没擦干净就问:“妈妈你后来怎么办的?”这时候再收拾,孩子不仅不抵触,还觉得“原来妈妈懂我的心情”。要是一上来就吼“你怎么这么笨”,娃只会更委屈,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僵。
三、支持:别让“为你好”变成孩子的负担
我妹家孩子特别喜欢养多肉,一开始我妹觉得“净浪费时间”,后来试着支持他:带他去花卉市场挑花盆,周末一起给多肉浇水。没想到孩子不仅把多肉养得胖乎乎的,还主动查资料学习种植知识,作文里写多肉观察日记还被老师表扬了!所以啊,孩子喜欢什么,咱们就顺水推舟,说不定小兴趣能变成大惊喜~要是强行让他学不喜欢的东西,比如我朋友非让孩子学钢琴,结果娃一坐到琴凳上就哭,最后钱花了,孩子还闹得不愉快。
四、边界:学会“偷懒”,让娃自己动手
别把孩子当“小祖宗”伺候!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后,我就开始“装懒”:早上让他自己挑衣服、穿鞋子,哪怕他搭配得像个“小乞丐”,我也忍住不插手;吃饭时让他自己盛饭,洒出来了就说“没事,下次小心点”。现在孩子上小学,书包自己收拾,作业自己检查,反而比那些事事依赖家长的孩子更独立。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有个大学生连袜子都不会洗,全攒着寄回家让妈妈洗,这就是过度保护的后果。
五、榜样:夫妻“撒狗粮”,孩子更幸福
别觉得在孩子面前秀恩爱不好意思!我闺蜜和她老公就经常“演小剧场”:爸爸出差回来给妈妈带小礼物,妈妈假装惊喜地说“哇!太爱你啦!”孩子在旁边看得直乐,还会学着爸爸的样子,用零花钱给妈妈买根棒棒糖。还有次我去接孩子放学,看见校门口一对夫妻,爸爸蹲下给妈妈系鞋带,孩子在旁边奶声奶气地说:“我以后也要对喜欢的人这么好!”你看,父母的相处模式就是孩子的“爱情启蒙课”。
六、倾听:留个“悄悄话时间”,拉近亲子距离
每天花几分钟,和孩子说点“小秘密”!睡前有个固定环节:孩子钻被窝后,轮流分享“今天最开心的事”和“最不开心的事”。有次孩子说“今天被同学抢了橡皮,不敢告诉老师”,我才知道原来他在学校有小烦恼。要是平时不问,这些事可能就憋在他心里了。另外,孩子吐槽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同学不好相处时,别急着反驳“你怎么这么多事”,先听他说完,再引导他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愿意和你掏心窝子。
其实当父母没那么多“标准答案”,偶尔对孩子发了脾气,事后真诚道歉就行;孩子考砸了,一个拥抱比十句批评更管用。记住,孩子要的是“被爱着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再“自我感动式育儿”!这6个细节,才是孩子最想要的爱,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