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想过,32岁的我竟然也开始追星了。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在聊《公主小妹》《终极一班》《放羊的星星》,可惜我一部都没有看过,我连《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都没有看全过,每天只能午休在家跟着我爸看《新闻30分》和《今日说法》。那时候我就对偶像剧、偶像这个领域非常陌生且疏离,因此和同学们没有了共同话题。在听她们聊起某一段精彩剧情时,通过她们拔高的嗓音和颤抖的小拳头能看出来她们有多兴奋,而我,丝毫感受不到。甚至联想不出这到底是一个什么脑残的画面……
很快,上了高中,开始了我的住校生活。本以为会和室友们打成一片,但没想到,我的室友喜欢韩庚。当我第一次听见“东方神起”这个名字的时候,以为是个日本人,在她们的嘲笑声中我才知道,娱乐圈不仅有歌手,还有偶像组合。当时,韩流像一股病毒般入侵了我的校园生活,但因为从小对于偶像的排斥,我对于这些留着长发穿着肥裤子的偶像们提不起一点兴趣。室友们窝在床上聊着“庚爷”成名的辉煌历程,我只在纠结这个周末去超市时是不是要顺路吃一碗6块钱的鸡汤馄饨。直到高中毕业,我也没混进寝室追星的小团体中,她们抱团取暖,像是枯燥校园生活中能够照耀彼此的光,在“庚爷”的歌声中走完了高中生活。
到了大学,被分配到了一个看起来很安静的寝室,见到室友们一个个朴素的穿着,热情的笑脸,我心想:我一定要充实的、快乐的度过最后的校园时光。显然是我想多了,当她们拿出EXO的海报时,我就知道,完了……很难想象,一个寝室里怎么会聚集了那么多EXO的粉丝,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缘分,而我,那最靠窗的床铺,成了寝室里最孤单的角落。
我从小到大没追过什么星,也没特别喜欢过哪一个明星,但我喜欢音乐,喜欢听,喜欢唱,所以我大学期间经常一个人去学校对面的KTV,一个人唱一整个下午。不得不感叹,当时的体力是真的好。都说唯有音乐没有亏待我们90后,所以一整个下午我都没有觉得无聊,也没有时间休息,两瓶水就足够了。我觉得大学时候始终保持在90斤,是跟这些大量持续耗能的下午有关。
2014年1月,无聊的寒假在家刷朋友圈,发现有朋友在朋友圈感叹“阳光下的泡沫,一触就破”,还配了一个和文字很应景的照片。我在下面留言“好有文采啊!”没过一会,他发来消息“你没看《我是歌手》[1]?”我知道这个综艺,请几位知名歌手去竞技。虽然我喜欢音乐,但我一直不敢确定自己的音乐审美,因为我听不出这些歌手唱歌的好坏,觉得都很好听,他们是怎么把每一期都排出名次的,我一直很好奇这个问题。后来我才知道,全凭一己好恶。
“又出了?”我回复道。
“是啊,昨天第二季开播”他说“你快去听邓紫棋的《泡沫》。”
原来,他发的是《泡沫》的歌词。
起初,我真没当回事。觉得一个节目而已,早看晚看都无伤大雅,又不会跑。
过了差不多有一个星期,这个朋友又一次在朋友圈里感叹“邓紫棋!铁肺天后!”随后又配了一张邓紫棋的演出图片。
我当时不认识谁是邓紫棋,只觉得这个女孩真好看。
浓眉大眼,但又不俗气,透露出一股可爱,面容姣好,长相大方,只是从没见过。
好奇心趋势下,我打开电脑,找到《我是歌手》第二季第一期,开始从头观看。
听完《泡沫》,我大受震惊,有一种被直击心灵的痛感,我甚至都不知道她在唱什么,歌词是什么,只觉得音乐是那么的抓耳,台上那个人仿佛就是八音盒里的小女孩,孤独的,却被万众瞩目着。她仿佛在用自己的灵魂歌唱,丝滑且有力,高亢又婉转。
我根本来不及对那位朋友说我听了《泡沫》,只是固执的一遍一遍单曲循环。
在那之后,我开始关注邓紫棋的每一次演出,每一首歌,她的舞台我会反复观看,她的歌曲我会单曲循环。此时寝室里仿佛又增加了一个团体,但那个团体里只有我孤单的一个人。
当她面临洪涛“你不换歌,我们换人”的舆论风波时,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指责,我并没有发言,觉得这些并不关我的事,我只是单纯的喜欢邓紫棋而已,喜欢她的歌,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不想关注。
很机车的想,我不希望被其他事情影响到我对邓紫棋音乐最纯粹的喜欢。
所以,那段时间我听了《失真》《奇迹》《Game Over》《我的秘密》《回忆的沙漏》《Where Did You Go》……我甚至在QQ音乐里设立了邓紫棋的专属音乐夹。
2015年,我毕业了,在迷茫和忙碌中,我听了《于是》《新的心跳》《再见》《查克靠近》《瞬间》……
至此,邓紫棋的每一张专辑,每一首歌曲,哪怕是Remix,我都会听,并且收藏。但是奈何,当时我没钱,也仅限于听歌而已。我甚至没有公开表示过我对邓紫棋的喜欢。
2022年,《启示录》发行,MV中连贯又精彩的情节让我沉溺其中。这些年,我经历了工作、失业、工作、焦虑、继续失业,直到我快要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动力。而邓紫棋在经历解约、官司、崩溃之后,还能迸发出如此巨大而持续的生命力,让我不由得深思,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采访中记者问道:和蜂鸟打官司的时候,你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邓紫棋说:从头开始,一切重新来一遍。
“从头开始”,这四个字好沉重,却又让我如释重负。试问,有几个人能够把自己辉煌的来时路踩碎,再重新走一遍。
虽然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但是来时路肯定都不会太好过。回过头看看从前,经历过的快乐仿佛都很模糊,唯有那些刺痛过你的才会更加记忆犹新。都说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但在“回忆过去”这件事上,没有几个能笑着从阴影里走出来。
2025年,当我身临“I AM GLORIA”的演唱会现场,听到“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从音响传进我的耳朵里,泪止不住的流,这时我才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就是当下。当她呐喊着“寻找道路的人,寻找生命的人,寻找真理的人”,那就是她,她一直在寻找,也一直在带领着我们探寻,不断的冲破,不断的革新,不断的蜕变,伤口在阳光下慢慢愈合,化成新的心跳,在夜的尽头寻找那片没有极限的天空。
演唱会过后那种持续的热情像退潮又涨潮的海,一次又一次将我淹没。这都有赖于现在强大社交平台,它们精准的将我定位在邓紫棋铁粉的位置上,不厌其烦的给我推送各种关于邓紫棋的视频。它仿佛知道我是哪一天坐在哪一个位置去看了哪一场演唱会,会给我推相同位置视角的粉丝视频,怕我看不清楚,还会给我推送高清直拍。那一阵子,我手机内存告急,打开发现全是关于演唱会的视频和图片,我却一张都舍不得删。但人不能一直陷在乌托邦中,总是要清醒的回到现实生活。糟糕的事业走向依然让我头痛,但此时我心里却多了一份对生活的包容,在面对困难和不如意时,会在心里告诉自己“时间一去不返,回忆总会消散,就让这件事体面的过去。”
老公说我中毒了,仿佛我还一直游离在狂欢后的亢奋状态。其实不是的,只是我的心态改变了。很多人可能不会相信,一场演唱会而已,何至于会改变人的心态?但这是陪伴了我青春一路的人,这是在耳机里告诉我要“逆风飞翔”的人。我可能不会再有机会看到她的演唱会,但我知道,她会为所有爱她的人歌唱,永不止息。
至此,我认为的追星不是收藏她所有的周边,不是去参加她每一场演唱会,不是在网络上为她打CALL。而是每当快要倒地不起时,会在那颗星星的伴随下重生,追逐着那道能照亮自己的光束,一次又一次涅槃。
【1】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开播,2017年后更名为《歌手》,此后沿用“歌手”系列,2020年还推出了《歌手·当打之年》特别季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星日记,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