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总结

电工为最缺工种第26位,为啥做电工的人越来越少?这3点很关键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电能源的应用渗透逐渐普及。无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均离不开用电设备。

“电工”是电气维修领域守护者,一直以来被认为专业的代名词。在80、90年代,电工是社会工作者追捧与喜爱的热门职业。

紧缺岗位排列

目前,电工在我国最缺工种排名第26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并不看好这个职业。为啥想干电工的人越来越少了,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基本归纳以下三方面因素:

原因一:角色定位低

电工涉及领域广

从事电工工作者,具备初中以上学历,年满18周岁。通过培训考试即可取得低压操作证,进行上岗就业。

70%的低压电工,只具备简单的电气基础、故障判断排查、电气实操技术能力。由于电工工种的整体水平偏低,导致大家对专业性的认知出现偏差。

同时,在电工岗位中,建筑、物业电工从业者多于机电设备类。所处工作环境不同,物业电工多数扮演着勤杂工的角色。

原因二:成长周期长

电工从业证书

高技能水平需要不断的学习,与工作技巧的总结整理。要实现一通百通,手到症除,除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应有长期的工作经验积累。

从操作证维度,电工分为低压操作与高压操作两个部分。取得两个操作证通常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从职业资格维度,电工分为五个等级,从初级电工到高级技师,电工工龄至少大于8年。

结合两类电工证的取得周期我们发现,从低级到高级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在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不在那么有耐心等待积累升级。

原因三:待遇水平低

电工薪酬区间

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职业与岗位。在热门工种职业下,待遇水平也节节攀高。

由于岗位需求与技术水平能力的影响,电工的专业性也渐渐被削弱,成为带着技术帽的一般普工。薪酬水平基本每月在3000元—5000元之间。与保安、保洁、理货、绿化等工作大致相同。成为社会工薪基层的底层工种。

结合以上三方面因素,对充满期待,憧憬美好未来的年轻人来说,电工职业不在像以前那么有诱惑。年近中年的人,更无法靠电工岗位薪酬,实现小康生活。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想?可在评论区互动交流?

更多电气知识,请关注电学实验室,后续持续分享。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工为最缺工种第26位,为啥做电工的人越来越少?这3点很关键,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