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百科

设计百科: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很庞大而又很复杂的学科,研究人类的心里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

一、眼见非脑见

第一张讲述的是人如何观察,也就是视觉。

人的大脑有一半的资源都用于接受和解析眼睛所见,人们眼睛所看到的视觉信息都是要经过大脑的转换和解析。真正用来“观察”的其实是大脑。

但你的大脑也会欺骗你,大脑每秒要接收约4000万次的感官信息,并试图完全解析出他们的意义,为了更快的解析周围世界,大脑会投机取巧的偷懒,它会根据以往的经验,猜测我们看到了什么,所以有时也会出错。

下图是以意大利心理学家Gaetano Kanizsa的姓氏命名的“卡尼萨三角”

你第一眼可能会看到一个黑边三角形的上面叠了一个白色的倒三角形,但其实图上并没有什么三角形,只是由三个不完整的圆和三条角形折线构成的,大脑认为图上应该有一个倒三角形,于是就凭空创造了一个倒三角形

看看这种方式在设计中的应用

下图是加拿大一家电力公司的LOGO,你会看到图中有一个大写的E,但其实图中并没有这个字母,而是由与电力相关的两个元素构成的。而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仅会让观者易于联想,同时也让人过目难忘。

二、中央视觉与周边视觉

人有两种视觉,中央视觉和周边视觉。中央视觉用来观察事物的细节,周边视觉则负责展现视野中的其他区域,就是我们通常利用的“余光”。而正是充分的利用了周边视觉,我们的祖先才得以在草原生存,并且把基因传给后代。

回到现实场景,人们在电脑上浏览网页时也经常会用到周边视觉。

下图的门户网站的中央区是内容区域,而两边则放了动态的广告,在浏览网页时,你一定会忍不住去看它,但当人们希望集中注意力阅读文章时,这种干扰就会变得很烦人,但是它确实达到了吸引人们注意力的目的。但如果想让用户集中注意力观察屏幕某处时,就需要谨慎考虑是否在屏幕周边区域放置内容。

三、人会不由自主的寻找规律

发现规律有助于快速处理时刻接收的感官信息。即使本无规律,人眼和大脑也会尝试创造规律。

规律在设计中使用的频率也是非常高的,通常使用分组和间隔来创造规律。

下图的导航和页脚的设计中就应用了分组,间隔,重复,对齐这几种方法来创造规律,以此帮助用户更好的区分元素之间的关系。

四、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人的大脑有专门识别人脸的区域,称为“梭形脸部区域”(自闭症患者不会使用这一区域),喜欢看脸是人的天性,有研究表明,出生不到一小时的新生儿喜欢看有明显面部特征的东西。同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看向别人所看的方向(许多化妆品会广告会利用这一特点引导用户注意自己的产品,但有时用户也只是看看而已,并不会关注)。

可能是由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在设计上使用直视用户的脸会更有感染力。

下图则是加了人物头像和没加人物头像的广告图对比,是不是目光会先被有人物的图片最先吸引?且由于我们的阅读习惯是从左向右,从上至下,所以第一眼会关注左上角挑逗的看着你的金发女郎,然后会关注右下角斜视上看的美女明星,还有,当关注没有人物的图片是,余光还是注意到有头像的图片。

好了,这篇就写到这吧,关于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还有很多方面,但一次写太多太长会让看文章的你失去耐心的,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此篇拙文能让你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百科:设计师要懂心理学,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