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古文言文

古文观止详注直译: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上)

 

狱中上梁王书(上)

邹阳

邹阳从(跟随)梁孝王游(交往,实为侍奉)。阳为人有智略(智慧谋略),慷慨不苟合(不苟且迎合),介于(处于)羊胜、公孙诡之间(指同为梁孝王门客)。胜等疾(嫉妒)阳,恶(诽谤)(之于)孝王。孝王怒,下(下达,交付)阳吏,将杀之。阳乃从狱中上书曰:

译文:邹阳追随粱孝王,他们一同交游。邹阳为人有智慧和谋略,慷慨不苟且迎合,处在羊胜、公孙诡这些门客之间。羊胜等人嫉恨邹阳,在孝王面前诽谤他。孝王大怒,把邹阳交给了狱吏,将要杀他。邹阳于是在狱中上书说: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被)疑”,臣常(尝,曾经)以为然(以之为然),徒虚语(只是空话)耳。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贯通,穿过)日,太子(指太子燕丹)(畏惧,担心)之;卫先生为秦画(划,谋划)长平之事(战事),太白(指金星)(侵入)(mǎo昴星),昭王疑之。

译文:我听说“忠心不会得不到报答,诚信不会被怀疑,我曾经认为这话是正确的,(现在看来)只是空话罢了。从前荆轲仰慕燕丹的义气(为他刺杀秦王),(感动)白虹穿过太阳,燕丹却担忧他(变心);卫先生为秦国谋划长平的战事,呈现太白星侵入昴星的吉相,秦昭王却怀疑他。

夫精(精诚)(动)天地(指白虹贯日和太白蚀昴),而信不谕(明白,知晓)两主(指太子丹与秦昭王),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全部建议)愿知,左右不明,卒(结果)(听从,听信)吏讯,为世所疑。

译文:精诚感动了天地,而忠信却不能晓明二主,难道不可悲吗?现在我竭尽忠诚,希望您知晓我的全部建议,您(却)不能明鉴,最终听信了狱吏的审讯,(使我)被世人怀疑。

(这)使荆轲、卫先生复起(复活),而燕、秦不寤(醒悟)也。愿大王孰(熟,深透,仔细)察之。

译文:这就像使荆轲、卫先生复活,而燕丹、秦昭王也不会醒悟一样啊。希堡大王深思明察。

昔卞和献宝(指献璞玉),楚王刖(yuè砍脚)之;李斯竭忠,胡亥(秦二世)极刑。是以(因此)箕子(纣王叔父,纣王淫乱,箕子见比干因谏而被剖心,便假装疯癫,被纣王囚禁)(佯)狂,接舆(楚国隐士,曾劝孔子避世隐居)避世(逃避尘世,指隐居),恐(害怕)遭此患(祸患)也。

译文:从前卞和献宝,楚王却砍了他双脚;李斯尽忠,胡亥却处了他极刑。因此箕子装疯,接舆隐居,(他们)是害怕遭受这样的祸患啊。

愿大王察玉人(指卞和献玉之诚)、李斯(指李斯尽忠)之意,而后(置后)楚王、胡亥(秦二世)之听,毋使臣为(被)箕子、接舆所笑。

译文:希望大王体察卞和、李斯的忠心,而把楚王、胡亥的偏听置于脑后,不要让我被箕子、接舆所嘲笑。

臣闻比干(商纣王的叔父,因纣王荒淫,极力劝谏,被纣王剖心而死)剖心,子胥鸱夷(chīyí皮制的袋。指夫差用鸱夷盛子胥尸投入钱塘江),臣始不信,今乃知之。愿大王孰察,少(稍)加怜焉(于之)

译文:我听说忠臣比干被商纣王挖心,功臣伍子胥的尸体被吴王夫差装进皮袋投入江中,我开始不相信,现在才明白。愿大王深思明察,对我稍微加以怜惜。

谚曰:“有(有人)白头如新,倾盖(车停下时车盖就倾斜)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到)燕,藉(借给)荆轲首以奉丹事(使秦王信任荆轲来助荆轲刺秦王);王奢去(离)齐之(到)魏,临城自刭(jǐng刎)以却(退)齐而存魏。

译文:俗话说:“有人白头到老却像新认识一样,有人停车一交谈就像老朋友一样。”为什么?是了解与不了解的缘故啊。所以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愿意把自己的头借给荆轲来帮助燕丹刺杀秦王;王奢离开齐国来到魏国,登城自刎因此使齐军撤退从而保存了魏国。

夫王奢、樊於期非新(新交)于齐、秦而故(旧交)于燕、魏也,所以去(离开)二国、死两君(为两君死)者,行合于志,慕义(仰慕道义)无穷(无限)也。

译文:王奢、樊於期与齐国、秦国并不是新交,而与燕国、魏国也不是旧友,他们之所以离开齐国、秦国为燕丹、魏文侯而死,是因为燕丹、魏文侯二人的行为合于他们的志向,无限仰慕道义啊。

是以(因此)苏秦不信(失信)于天下,为燕尾生(尾生与一女子约于桥下,女未至,潮涨,尾生抱桥柱淹死。古人以他为守信的典范);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有……缘故)相知也。

译文:因此苏秦不被天下人信任,(在燕国)却成为像尾生一样守信的人;白圭在中山因战败丢失了六城,(逃到魏国)却为魏国攻取了中山。为什么?实在是君臣有互相了解的缘故。

苏秦相燕,人恶(诬陷)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指对诽谤者怒),食(sì)以駃騠(juétí良马名);白圭显(显耀)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以夜光之璧赐之)

译文:苏秦在燕国做丞相,有人到燕王面前诬陷他,燕王(对那人)按剑而怒,(却)把骏马駛醍的肉赐给苏秦吃。白圭在(攻下)中山以后显耀,有人到魏文侯面前诬陷他,魏文侯却把夜光的璧玉赐给白圭。

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析,分开。剖心析开,比喻坦诚相见)相信(互相信任),岂移(转移,动摇)于浮辞(不实的言论)哉!

译文:为什么呢?因为两位君主二位臣子,披肝沥胆相互信任,岂能被不实的言论动摇呢!

(未完待续)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文观止详注直译: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上),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