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理当皓月当空,银光洒向大地,在这气候宜人、清雅幽静的中秋之夜中,人们会团聚在一起,一边把酒赏月,一边讲述嫦娥、桂树和玉兔的神话故事。
晚七时许,天色擦黑,与妻吃了块月饼后并牵手走出家门赏月。
走出小区后,在漆黑的夜空中找了个遍,也没见着月亮。只有东边那片云周围发出淡淡的银色光芒,我想大概是今年的月亮有些害羞吧。
“快看,月亮出来了,今年中秋的月亮是圆的”正有些沮丧的我顺着妻指着的方向看去,月亮正冲破层层云层,渐渐地露出了圆圆的脸蛋儿,稀疏的星星三三两两地散落在空中。云随风动,月随云移,不一会,似天空有风吹来,吹走月亮四周的浮云,掀起了她神秘的面纱。
“今夜的月亮如玉盘般皎洁、明亮。”我高兴道。
月圆乃团圆之意也。每年中秋日,买到手的月饼,各色各味,然怕极了缺憾,始终不愿意咬一口那中秋之月,只是怕破坏了那圆满,那甜蜜,那温馨,多么希望,与弟弟和远在西安、杭州的哥姐一起分享,一起掰开,你一瓣,我一瓣,放到各自的身体里,无论天涯海角,我们永远都是一个圆……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我认为此言差矣。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今年我所生活的北方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另有一番韵味。
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亲朋好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喜欢诗词歌赋的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但我更欣赏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仙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也充分表达了他的宽广的胸襟。
今晚云遮月。月亮也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八月十五月儿圆,月亮里的故事永远说不完。我想,那月亮里有桂树、玉兔、吴刚和嫦娥,偌大个广寒宫有些清冷,所以,人间赏月、赞月、吟月、唱月,用人间的温暖暖化广寒宫,歌舞升平,嫦娥不寂寞。
其实,月亮一直都在,她就躲在云层后面。所以说,人生在世,切莫害怕寂寞,也别害怕世事变迁。一切终会云散去,月西移,时间不会停滞,日子会一直永远向前……
一一写于2024年中秋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2748篇(散文)《中秋云遮月》,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