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街道华成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传来阵阵掌声,在锦江区家长学校的指导下,“智慧育儿・赋能未来”家庭教育系列主题活动隆重开展。社区家长学校邀请到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员王老师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切入点,结合个人育儿实践与典型案例,为辖区家长带来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育儿理念盛宴。
“凡是孩子有问题,本质都是家长的问题。”王老师抛出的犀利观点引发家长深思。她以“孩子拖延写作业”为例,对比两种教育场景:一类家长抱怨“孩子太懒”,另一类家长反思“是否因自己过度催促破坏了孩子节奏感。”通过正反案例对比,她强调:“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面镜子,育儿的核心是自我修行。”
针对“情绪管理”难题,王老师提出“情绪不过夜”原则:“睡前30分钟是亲子关系修复的黄金期,哪怕当天发生冲突,也要以拥抱或晚安吻结束。”她分享自己曾因工作压力对孩子发火,当晚用“写信道歉+绘制情绪表情包”化解矛盾的经历,让家长直观感受“接纳情绪比压制情绪更有力量”。
在“育儿困惑面对面”环节,东骏妈妈已经迫不及待了,第一个站起来说:“老师,我家孩子沉迷手机,做作业时也要放在身边,也沟通过但是都没有用,我该怎么办?”王老师则不紧不慢,微笑着给出了建议让大家采用“吸引力置换法”,从认知共建(用新闻案例与孩子探讨“手机依赖对专注力的影响”,引导其自主制定《设备使用约定》);到替代活动(家长带头放下手机,开展“家庭故事会”等亲子活动,用高质量陪伴提升自身吸引力);再到后果自担(若孩子违反约定,温和提醒“我们需要为选择负责”,不唠叨、不惩罚,让其体验拖延带来的自然结果。)随后,还有家长提出:“自律性差,缺乏学习动力”,“孩子很乖巧,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等问题,王老师都一一解答,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家长们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像是给育儿观念做了一次升级”。一位妈妈在反馈表中说到:“原来‘乖巧’不是优点,教会孩子识别善恶才是底线。”华成路社区家长学校负责人表示,后续将针对“青春期沟通”“学习力提升”等家庭教育主题开展系列工作坊,持续为家长提供“听得懂、用得上”的育儿支持。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都市锦江区华成路社区家长学校“智慧育儿・赋能未来”家庭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开讲,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