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百科

生活小百科丨三伏天开启,这份超实用防晒指南请查收→

 

夏日炎炎,“防晒”又成了几乎人人都需认真做的“功课”。日前,“28岁女子过度防晒,结果患上软骨病”登上热搜,更是引发人们对于科学防晒的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防晒,除了防止晒黑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其实是防止晒伤,防止紫外线过度破坏皮肤细胞。毕竟,防晒如果做不对,阳光中的紫外线会造成皮肤粗糙、毛孔粗大、暗黄、松弛、皱纹等种种皮肤老化问题。那么,该怎么科学防晒呢?希望这份超实用防晒指南,能够帮助您…

学会看紫外线指数,对健康防护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紫外线指数”这个说法。“紫外线指数”,是衡量中午前后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可能损害程度的一个指数。因此,学会看紫外线指数,对健康防护很重要。

根据国际上制定的紫外线指数标准,紫外线强度分为低、中等、高、非常高和最强5个等级。紫外线指数2以下,可以安全地进行户外活动;指数3~7,外出时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中午时间尽量找遮阴处;指数8~11及以上,应减少户外活动,在户外时多停留遮阴处。 紫外线较强时应遵循“四戴原则”——“戴宽边太阳帽、戴太阳镜、穿戴长衣长裤及携带SPF大于等于15的防晒霜”,防止紫外辐射损伤。

此外,太阳紫外辐射强度因时间、季节、纬度、云量及反射情况不同存在较大的变异,公众可参考气象部门发布的预告判断太阳紫外辐射强度。

皮肤不慎晒伤应如何正确处理?

三伏天,烈日炎炎,万一不慎被晒伤,要如何正确进行处理呢?

医务人员建议,已经晒脱皮或者出现水疱了,建议立即去看医生。如果只是皮肤发红、刺痛,一定要利用好晒后6至8小时的黄金修复时段快速急救,做好保湿修复。皮肤修复一般需要4周时间,不得已出门时,尽量不要在患处涂抹防晒霜。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 张海萍:首先要根据皮肤的表现,如果只是有红肿疼痛,可以用冷湿敷的方法,比如说在家里用一些冰牛奶或者说生理盐水,倒在湿布上面,湿敷在皮肤表面,这样反复几次就有效缓解皮肤的红肿反应。如果晒伤比较厉害,出现了水疱甚至大疱的时候,就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帮您诊治,以免感染。

老年人、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如何防晒?

医务人员还提示,夏季,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该注重合理防晒,促进身体健康。

老年人:作为骨质疏松高发人群,老年人一定要接受适宜的阳光照射。采取合理的防晒措施可减缓皮肤衰老,预防日光性角化、基底细胞癌等皮肤肿瘤的发生。但要注意,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仍需采取一定的防晒措施。

孕妇:妊娠过程中使用防晒剂,不仅有皮肤保护作用,还可减少黄褐斑发生率或阻止妊娠期皮损进一步加重。应以“硬防晒”为主,或选择更加安全的物理防晒剂。

婴幼儿:为了避免婴幼儿过度防晒而导致维生素D缺乏,可以每天进行1至3次日光浴,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满足1天维生素D的需要量,但需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间段。小于6个月的婴儿不建议使用防晒产品,大于6个月的婴幼儿建议以“硬防晒”为主。即使涂抹了防晒产品,也不宜在强烈阳光下活动。

知多一点

盛夏三伏天

坊间传闻的

一些所谓养生妙招

也需仔细辨别

有些方法可能

并不“养生

更有可能是在帮你“养病”!

误区一:过度温阳

夏季通过吃姜、喝伏羊汤来养生,是很多人的习惯,但如果你是湿热体质或是体内阴虚有热者,再吃温热的食物,可能就会出现上火症状。就算是阳虚体质者,夏季进补也需适可而止,不要大补。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人喜欢在三伏天更加努力锻炼,觉得出汗多,可以祛湿、减肥,但殊不知出汗过多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对身体造成伤害。夏季运动要避开高温时段,运动方式以走路、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轻量运动为主,只要适当出汗就可以了。

误区四:每天大量喝绿豆汤

夏天,有的人习惯把绿豆汤当水喝,觉得可以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消暑。但是绿豆性寒,长期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建议一周喝1~2次,每次喝1碗即可,不要空腹饮用。尤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及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需要每天按时服药(尤其是中药)的老年人,应尽量少喝绿豆汤。

误区五:用蔬果代替正餐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直接用蔬果代替正餐,但这种方法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时间久了可能产生疾病。即使天再热,也要适当食用瘦肉、鱼、豆、奶、鸡蛋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小百科丨三伏天开启,这份超实用防晒指南请查收→,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