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写什么 365/174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
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大的方面:(1)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2)动机和情绪: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3)能力和人格: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为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1)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分为不同水平——简单层次、复杂层次。
(2)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无法直接测量,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②联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首先,心理支配行为。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心理活动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其次,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这个情绪的定义我觉得特别棒。能否产生热烈的情绪取决于对外界信息的加工、态度、解读。
三,个体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称为注意。
无意识是指向于做梦时不能自我调节的心理现象如做梦,梦游这样的状态。
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区别。可以单指风气和时代楷模这样的代表。小到一个小贩,大到一个社会精英。
研究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理论意义: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科学正确地解释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践意义: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帮助人们利用这些规律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歪曲事实,也不主观臆测,应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事实中去寻找和发现规律。
(1)观察法
①定义: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是最原始、应用最广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③优点:对被观察者行为进行直接观察和记录,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保持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资料比较真实。④缺点:a.不能探索因果关系;
b.在自然条件下,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结果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c.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d.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者处在被动的地位,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
e.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2)测验法①定义: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可以用来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②两个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③优点
a.测验法的量表编制十分严谨,结果相对准确可靠;
b.施测容易控制,快捷、方便;
c.结果处理方便;
d.有设立好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
e.测验类型较多,可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④缺点
a.难以进行定性分析、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b.有些测验信度不高;
c.有些操作复杂,使用灵活性差、对研究者有较高要求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通心理学,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