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 “经络通,百病消”,遍布全身的经络就像一条条能量通道,而穴位则是通道上的关键枢纽。找准这些 “养生开关”,分享几个常用穴位,自己在家揉一揉、按一按,调动气血,守护健康。
1.内关穴 —— 宁心安神
定位:前臂内侧,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约三横指宽度),位于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心慌胸闷时,用拇指按压 3-5 分钟,酸胀感明显最佳,能快速舒缓心悸,促进心脉畅通,适合熬夜、压力大者。
2.命门穴 —— 补肾壮阳
定位: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手脚冰凉、腰膝酸软者可常按,每天睡前搓热掌心热敷或按揉此穴,温暖从后腰传遍全身,艾灸法最为推荐。
3.血海穴 —— 补血活血
定位:大腿内侧,髌骨(膝盖骨)内上缘上2寸(约三横指宽度),股内侧肌隆起处。
适合月经不调、气血不足、痛经的女性,经期前一周按压可预防痛经,常按此穴可促进血液循环,可气血充盈,面色红润,是女性养生的“宝藏穴位”!
4.足三里 —— 健脾益气
定位:小腿前外侧,犊鼻穴(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约4横指),胫骨前嵴外1横指(中指宽度)处。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时,按揉足三里能增强胃肠蠕动,改善食欲,还能提高免疫力。疲劳乏力、贫血者长期按压,可改善气血不足。
5.太冲穴 —— 疏肝理气
定位:足背侧,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位于足背第 1、2 跖骨间凹陷处。
是情绪管理、妇科调理、头痛急救的多功能穴位,尤其适合压力大、易怒、月经不调者。情绪压抑、烦躁易怒时,按压此穴可排解肝气郁结,让心情舒畅。
6.太溪穴 —— 滋阴补肾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适合肾虚、衰老、泌尿生殖问题者,日常坚持按摩或艾灸,可延缓衰老、温阳固本。腰酸背痛、记忆力下降、头晕耳鸣,多按太溪穴,补足肾气,重焕活力。
日常保健除了按揉,还可尝试针灸、艾灸。但要注意穴位操作需循序渐进,若有不适及时咨询专业医师。每天花几分钟 “激活” 身体开关,健康才会与你常伴!
如果你有什么与疾病防治或中医学习相关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身体自带的 “养生开关”!每天按揉这 6 个穴位,健康常相伴,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