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8月20日电(蒋可心)“现在我每天都有一个多小时的锻炼时间,现在我的体力已经提高一大截啦!”今年夏天,重庆市高新区西苑小学五年级的杨浩宇度过了一个“劳逸结合”的暑假。跳绳、50m短跑、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每天早上完成学习和阅读任务之后,他会在等众多体育打卡项目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运动,放松身心。
今年暑假,重庆市中小学校的假期作业在“量”与“质”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作业量不再繁重的同时,还增加了志愿活动、科学小实验、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等多种作业类型,让孩子们在灵活多元的假期作业中实现全面发展。
孩子们在重庆图书馆阅览室席地而坐,专心阅读书籍。(蒋可心摄)
炎炎夏日里,重庆图书馆受到了孩子、家长们的青睐,少儿阅览室、中小学生自修室常常“一座难求”。歇台子小学的三年级学生田嘉辰是这里的“常客”,假期还未过半,她已经读完了好几本课外书籍。“这个暑假我不用上补习班,有很多自由时间,晚上我还要去和朋友比赛跳绳,和她一决高下!”
在阅览室里,不少家长也捧起一本书,和孩子一同享受阅读的快乐。对于张先生来说,这样的亲子时光十分难得。“往年孩子一放假就要扎进补习班,有时我也要出差,父子俩老是碰不到面。”今年假期,张先生的孩子不用参加任何学科培训,两人的相处时间明显增多。“现在我一有空就会带他来图书馆看书,或到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我们之间的交流多了,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这个假期,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重庆科技馆也是人气爆棚,3700多个参观预约名额常常供不应求。孩子、家长们在氢火箭、风力发电、垃圾分类、饮食搭配等各类体验游戏前排起长龙,探索科学的原理与奥秘。一位家长表示,他没给孩子报暑期提高班,而是带孩子到科技馆等地增长见识。他说:“科技馆寓教于乐,能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各种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孩子和家长在重庆科技馆体验垃圾分类趣味游戏。(蒋可心摄)
“耶!逃生成功!”渝都小学四年级学生程远睿用工具锤敲打屏幕的四个直角区域,顺利完成了交通科技展厅里的破窗逃生小游戏。热爱科学的他是科技馆的“忠实粉丝”,每次来都有新收获。
除了学科培训减少、求知方式增多,今年暑假,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尊重与配合,艺术、体育等非学科类培训班逐渐“升温”。“1、2,打球!”在江北区石子山体育公园的羽毛球馆里,小朋友们正按照教练的口令练习走步与接球。“孩子一直都想学羽毛球,我们就给他报名了,”陪孩子前来练球的家长吴先生说,这样既能满足他的兴趣,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来源: 新华社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庆暑期生活见闻:山城娃儿的别样夏天,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