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技见闻

四川南充科技馆:一家老小共赴“蜀道穿越之旅”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讲座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拍摄

“讲了几十场关于蜀道的讲座,这是第一次给小朋友们讲蜀道,希望你们能爱上蜀道,爱上蜀道文化。”

7月12日下午,四川南充市科技馆三楼,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蔡东洲,带来了一场《蜀道故事与蜀道文化》的专题讲座。现场,4到18岁不同年龄的大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闻讯而来的蜀道文化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蜀道穿越之旅”。

讲座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拍摄

为了让这场讲座“老少皆宜”,蔡东洲教授把他近40年对蜀道的研究,化为三个蜀道故事,串联起来。

“蜀道是历史上打通秦岭、巴山,连接关中平原、汉中平原、四川盆地的交通体系,由穿越秦岭的4条和翻越巴山的3条干线组成。蜀道文化是数千年蜀道建设和通行中传存下来的物资遗存和精神财富。”

在解释蜀道和蜀道文化的基本概念后,蔡东洲教授从五丁开山与蜀道开通、李璧与翠云廊等故事引入,用故事讲历史文化,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蜀道上的翠云廊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人工古柏林,是我国先民栽种行道树文化传统的最好历史见证,也是生态文明标本和范例。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翠云廊古蜀道时,为总书记讲解古蜀道和古柏故事的,正是蔡东洲教授。

讲座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拍摄

“蜀道不仅是一个交通通道,更是承载了深厚历史文化的载体。翠云廊不仅是一个古树群,更是我们生态保护重要实践。” 蔡东洲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鞭辟入里的见解、故事和生活相结合的互动,让大小朋友们了解了蜀道和翠云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意义。

据了解,当天的讲座,也是南充市科技馆暑期科学行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整个暑假,南充市科技馆将科学探索中打造融合红色教育、科学实践、乡土认知于一体的暑期科普体验,通过红色电影、红色课程、科普讲座、科学探索营等形式,增强青少年对祖国和家乡的文化认同,带领青少年在 “格物” 实践中探寻科学本源,于 “致知” 过程中启迪创新思维。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南充科技馆:一家老小共赴“蜀道穿越之旅”,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